首页 > 上海市 > 静安区
象牙篾丝编织工艺

象牙篾丝编织工艺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象牙篾丝编织工艺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象牙篾丝编织工艺起源于汉代,于清朝雍正年间失传,近两百年间由于工序的繁复及造价的昂贵,一直未再被采用,目前仅存的只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象牙席两件,被视为稀世珍宝,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上海牙刻技术人员在没有任何技术指导及资料参考的情况下,研究出劈丝工艺及象牙丝编工艺。

上海牙刻,历史比较悠久,素以精细的、多层次的深高浮雕和小件人物著称,还有一种特殊的“象牙细刻”,以及细的刀法在小片象牙上刻划文字或自然景物,雕工细如毫发,一丝不苟,同时,上海牙刻将吸收了竹雕的工艺手法,制品极为清雅,具有文人书卷之气。

如今上海牙刻技术人员研制的劈丝工艺及象牙丝编工艺利用了现代机械生产及化学技术,第一,牙丝柔韧适度,超越了前代的牙丝韧力,而且光洁无暇,保持了象牙的本色;第二,牙丝不仅可以定型,而且还可以还原舒展,通过处理打破了象牙制品因地区差异不能长期外露的缺陷。

象牙丝编技术的主要人员陈海龙,2006年12月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因恢复了我国失传已久的象牙劈丝编织工艺并创新了处理技术,创作的《龙华塔》《宝船》《西洋船》等作品曾获1985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第二十届全国旅游工艺品展评会金马奖一等奖。

推荐静安区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工艺也感兴趣:
静安区导航

下一篇:石氏伤科疗法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