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溪“二花脸”猪养殖技艺
二花脸猪是太湖猪的一个地方品系,属江海型猪种。有生物考古学者推断,此猪最初应是生长于长江中下游南部雨林中野猪与沙獾的杂交驯养进化物。这从二花脸猪的体型、食性和肉质的依稀相似,大致可以印证。史料记载,明清以来二花脸在民间的养殖区域范围属今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的焦溪、三河口,以及附近的江阴申港、利港、西石桥等地区,其中,尤以焦溪为主要的集散地。1954年,国家养猪专家张照教授将此猪定名为“焦溪猪”,并根据其头脸部皱褶多的特征,顺应民间习惯称其为“二花脸”。
焦溪及周边百姓敬祖遵礼,四时八节家家请神敬祖。二花脸猪因头脸呈“寿”“福”字型,自然成为供桌上“猪头三牲”祭品的主角。婚丧嫁娶,用二花脸猪为材做成的红烧扣肉更是必备大菜。同时,因猪而兴的猪市应运而生,说书唱戏等文化娱乐活动也借猪市而生,成为市民大众休闲娱乐的一个重要载体。此外,因二花脸猪而衍生的旧俗、故事、传闻、谚语和遗迹遗存众多,更是内容丰富多彩。所以,民俗专家称之为“一头二花脸,半部焦溪史。”
“二花脸”猪繁殖能力极强,单胎产仔数量位猪族之冠。其养殖技艺从怀孕到成猪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要诀,这也是流布区域内世代先民智慧经验的结晶。
其基本程序为:6月龄母猪生长到7、80斤时 ,与强壮、基因特征纯正的公猪0 ,怀孕112天产仔,产仔期间须“顾两头、简中间”。产后十天内,圈舍温度保持在25度左右,勤填换圈土和干草,仔猪产后15天内以母乳为食,之后适量投喂玉米、豆饼、米麦麸。35天左右断奶,开始分圈饲养,之后逐渐减喂精料,改以谷糠和当季青粗饲料为主。仔猪生长过程中,以当地产的稻麦、豆饼等农作物为主,适当添加当季青饲料(如南瓜、山芋藤、各类蔬菜青草),一般再养两个月左右长至5、60斤时,即可售卖苗猪。之后苗猪以地产作物如稻麦米糠和豆蔬饲料为食,辅以豆饼,鱼粉等,育肥至6至7个月,长到160至180斤(共9个月左右)即可上市销售。
其饲养要诀为:1、母猪孕后期加喂豆饼,产后喂益母草;2、仔猪和母猪分圈,至另舍饲养,母猪一生不挪窝;3、外人不允许进入猪舍。在母猪怀孕、产仔、分圈、生长、育肥的各个阶段,世代农民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外人不允许跨进猪栏,实在要看只能站在舍门外远观,理由秘而不宣,无非是怕触犯猪神等,其实这就是防止外来病菌随生人带进猪舍而引发传染性疾病如猪瘟等。这在科技不发达的农耕时代,会给猪群带来灭顶之灾。
焦溪二花脸猪的繁殖饲养,近百年来历经兴衰。1980年代是一个高峰期(焦溪当地存栏种猪近3000头,年出栏成猪7万多头),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然而至2000年后,二花脸种猪在焦溪及周边地区曾陷入危机,一度难觅踪迹(2005年焦溪周边仅存2头公猪,36头母猪),民间养殖面临濒危。
2006年,当地先后成立了二花脸猪养殖保种专业合社、二花脸猪核心原种场和扩繁场,并建成了二花脸猪省级、国家级生态养殖保护区。随着焦溪二花脸猪原种场、扩繁场和养殖合作社的建立,经过十多年的保种繁育,现已形成种猪400头左右,年出栏一万头的规模。该项目保护单位是位于天宁区郑陆镇三河口东塘路的国家级二花脸猪核心原种场,经多措努力,其饲养技艺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
二花脸猪肉及制品历来是当地百姓推崇的主要祭祀、待客菜品。经传承进化和发展,现已形成二花脸咸肉、咸猪头、咸火腿和二花脸扣肉、肉圆以及二花脸冷鲜肉等系列产品,并注册了二花脸原产地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获得了常州市名优农产品称号,获中央电视台“阳光大道”特色农家菜金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