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制作技艺(沙洲风筝)
风筝制作技艺(沙洲风筝)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筝制作技艺(沙洲风筝)
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至东汉时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沙洲哨口板式风筝是能在空中发出悦耳音响的风筝,在全国占独特的地位。
张家港市,原名沙洲县。位于长江岸线的张家港乐余镇,是由顺水而下的泥沙与东海潮汐反推作用而淤积成的沙洲。清光绪年间,各地移民开始在这里围垦安居。他们在辛苦耕作之余,将放鹞子、听鹞声成为耕余生活的补充。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富裕,人们在风筝的制作上越来越讲究时政性、艺术性和趣味性。1999年,岑国龙制作了用1999只哨子拼成“喜迎澳门回归”字样的特大型风筝。2004年,乐余镇风筝代表队参加了山东潍坊国际风筝会,沈彩林的哨口板式风筝是会上唯一能在空中发出悦耳音响的风筝,受到了国家级评委的推崇。据统计,目前沙洲哨口板式风筝有一千多只,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各家的风筝都纷纷升空亮相。
沙洲哨口板式风筝根据造型的变化有不同的名称,当前流传于民间的有“九串菱”、“七星”、“八角”、“六角”等。
沙洲哨口板式风筝的特点是风筝上缀有形状各异、音阶不同的各种哨口,根据材质不同分别有“蚕茧哨口”、“桂圆哨口”、“竹筒哨口”、“核桃哨口”、“葫芦哨口”。各种哨口因音色、音阶的不同分别为“排箫哨口”、“哒子哨口”、“嗡声哨口”。
风筝的制作有面身制作、哨口雕刻和拼装合成三个环节。沙洲哨口板式类风筝造型独特,制作精美,它集木匠、篾匠、雕匠、漆匠、裁缝的传统手工技艺与美术绘画、乐器声乐的现代艺术于一炉的综合艺术结晶。
沙洲哨口板式类风筝以体形大、份量重、声音响而著称,它能升上百米高空而不坠落,同时在空中还能发出美妙的音响,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和精神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