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苏州刺绣技艺

苏州刺绣技艺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刺绣技艺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刺绣技艺,苏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苏绣技艺主要集中分布于市区与太湖之滨的镇湖。据《说苑》记载,二千五百年前苏州就已有刺绣服饰。宋代苏州刺绣有所发展,苏州目前最早的刺绣实物是从虎丘塔、瑞光塔0 土的刺绣品。明代,苏绣开始形成“精细雅洁了独特风格。其时刺绣欣赏品多采用文人画稿,代表为韩希孟的绣品。出现专为皇室御用的宫货货绣和商品绣,戏衣业由昆曲兴起而盛。清代,苏州被称为“绣市”,有3个刺绣行业公所,绣庄150多家,四乡有绣工十万余人,刺绣成为众多家庭的副业。清末民初,苏绣艺术家沈寿创仿真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绣名家杨守玉创乱针绣。解放后苏绣艺术大放光彩。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近年来苏绣的传承面临危机。

苏绣是一门古老的手工技艺。原料主要有底料和花线。工具有绷架和绷凳、绣针、搁手板。工艺流程包括设计绣稿、勾稿、染线、上绷、钉稿、配线、刺绣、下绷、装裱等。针法有九大类四十多种。在长期的发展中苏绣形成了独特的技艺术语和一套完整的绣法技艺体系。其中较为著名与独特绣种有双面绣、双面三异绣等。

苏绣自明以来,大师辈出、佳作迭出,目前有确切传人并有重大影响的苏绣传承谱系可分为三大体系:以沈寿为第一代以仿真绣为主的传承谱系、传统细绣为主的传承谱系和以杨守玉为第一代以乱针绣为主的传承谱系。主要研究和传承单位有苏州刺绣研究所和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等。

苏绣技艺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广泛性、完整性、系统性、拓展性、地方性、融合性、艺术性、严密性、灵活性等特征。

保护苏绣技艺对保护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研究中国的传统刺绣技艺与工艺美术理论、保护中华丰富的服饰传统与服饰文化、苏州民俗研究与保存部分民俗及妇女研究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苏绣在清代以后不断从其他地区、民族的刺绣技艺中汲取营养,与湘绣、蜀绣、粤绣与苗绣等绣种相互融合,互相影响。二十世纪以后,苏绣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代表在国际上多次获奖,获得广泛赞誉,并促进了国内国际工艺美术与文化艺术交流。

推荐苏州市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技艺也感兴趣:
苏州市导航

下一篇:苏滩苏剧艺术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