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端午节
苏州端午节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端午节,苏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民间民俗传统节日之一。苏州的五月端午活动,历史悠久、全民参与、久盛不衰,内容极为丰富,集中展示了苏州地区非常有特色的民俗传统和历史文化传承。
苏州端午节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吴国名将伍子胥。后随着苏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纪念伍子胥为始的端午节逐渐演化成了苏州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市民狂欢节,形成了一整套与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日常生产生活、经济特征、文化发展相对应的端午民俗活动。这些活动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四大类。一是围绕龙舟表演的大型市民活动;第二类习俗则表现着苏州人适应自然,改善生活的智慧,如采草药、挂艾叶、菖蒲等;第三类习俗则展现了苏州悠远的丝织文化和特有的服饰文化,如佩百索等;第四类习俗则与传承着苏州的饮食传统和文化。包粽子、吃端午饭是这类习俗中最核心的内容。
苏州端午节的现状是,龙舟竞渡等大型市民活动在文革期间曾一度中断,近年来虽然有所恢复,但不成规模,其他习俗在老苏州中依然延续着,只是年轻人知道的越来越少了。及时挖掘、整理、和保护苏州端午节这一文化空间已显得十分迫切了,因为这对研究吴地的经济发展、文化特征、地域性格特质及强化文化认同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苏州端午节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传统民俗节日,蕴含着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凝聚着苏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智慧以及追求祥和、安定、健康的社会生活的文化精神。苏州端午节文化空间的传承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