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苏州排须花边制作技艺

苏州排须花边制作技艺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排须花边制作技艺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排须花边制作技艺,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排须,就是古代的流苏。我国早在汉代就使用流苏。流苏,就是用五彩做成的下垂的繐子,用于车马、帷帐等的装饰品。苏州在清至民国时期逐步形成了排须业、花边业。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回须业已创建了彩章公所、丝边公所。1931年,须业、丝边业成立了同业公会,有50多家200余人,多在东中市一带。抗日战争爆发后,生产便停顿了。建国后,排须、花边业得到了恢复性发展。1954年,苏州有花边生产14户,89人,排须生产4户,46人。1956年成立了排须生产合作社;1958年后,排须社和花边社一度并入国营苏州丝棉纺织品厂;1959年改为合作社营苏州排须花边厂。1962年,苏州排须花边厂被撤销,原花边社人员并入织带厂,原弦线社人员并入民族乐器厂,原排须社人员并入剧装戏具厂。1970年,原花边社人员和原排须社人员又被划出合并成立第二织带厂。1982年又从第二织带厂划出,重新成立苏州排须花边厂。1998年,改制为民营企业,即目前的苏州排须花边厂。企业生产的“宝带牌”排须,色泽鲜艳、规格繁多。五彩线花边销往全国各地,深受云南、广西、贵州、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少数民族的喜爱。2001年,被定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

排须花边可分为回须、排须和花边三个部分。其制作工艺程序分别如下:

回须,主要用于锦旗、灯彩、扇子、剧装、戏具、剑等各种物品的装饰,共有30多个品种。主要生产工序:一是预备工序,即制作回须芯子,先把草纸捲成一定粗细的圆柱,再切成所需的小段,最小的回须芯子长度为1厘米;然后将四针线翻在或头上;其三把四针线剪成需要的尺寸。

排须,主要用于和锦旗、灯彩、帐沿、门帘、台毯、挂毯、台幔、剧装、戏具、自行车套等各种物品的装饰。其主要生产工序:有编织四针线,四针线染色、翻线、摇纡;人造丝的加工分为染色、上浆、翻丝、牵经等。

花边,主要用于服饰和日用工艺品的镶边。其生产工序:分为人造丝加工和机织两部分。首先要将人造丝染色,然后上浆,翻丝、摇纡、牵经,再机织。

排须、回须、丝边、花边是苏州的传统手工艺,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体积虽小,但却是苏扇、剑、锦旗、灯彩、剧装、戏具、服饰等必不可少的配套装饰物件,对丰富和美化人们生活,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质量具有意义。它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还具有实用审美价值。

推荐苏州市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制作技艺也感兴趣:
苏州市导航

下一篇:苏州艺石斋碑拓技艺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