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锡剧
锡剧,苏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项目。
锡剧流播于江、浙、沪地区。二十世纪50年代,特别是苏南一带几乎每个县市都有锡剧团,群众对锡剧唱腔大都耳熟能详。
锡剧起源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当时,叙事式山歌对唱逐步与道情、唱春和宣卷相融而合成为“簧调”,并吸收苏南“采茶灯”中的舞蹈,逐渐发展成滩簧小戏。吴语滩簧盛行一时。民国时期称“新戏”,抗战时期称“文戏”,因语音不同曾有“常锡文戏”、“苏锡文戏”之分。30年代,苏州的杨家班成为苏锡文戏的著名戏班。稍后,苏州开设了苏锡文戏的专业戏院北局戏院。自此,各路戏班每年都在这里举行大会串。1939年,苏州成立苏锡文戏同业公所“苏锡文戏研究会”,直到1948年才告解散。参加过苏州大会串的苏锡文戏著名戏班有杨家班、李家班、姚家班和顾家班。二十世纪50年代初,统称为锡剧,相关部门举办了锡剧艺人讲习班,对锡剧进行了艺术革新。
锡剧成为戏曲剧种后,直承了中国戏曲的综合性、写意性和地方性,并接受了京剧等全国性剧种的唱念做舞等表演形式。从“常锡文戏”、“苏锡文戏”到锡剧,其角色行当经历了三个阶段:对子戏时期,分上下手,或一生一旦,或一丑一旦;民国前后为小同场时期,分小生、老生、滑稽(丑)、老旦和花旦等;进而为大同场时期,各行当有了更细分支。舞台语音采用无锡方言。伴奏乐器以正、副锡剧胡琴为主,琵琶、扬琴、萧和笛等为辅。主要曲调为簧调、大陆调,另外吸收了大量的江南民间小调,尤其是苏滩中的曲调曲牌。锡剧唱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梅腔、彬彬腔、王汉清腔、吴雅童腔和张雅乐腔等独特流派。在农村草台演出时期,舞台美术比较简陋;剧团进城后始有较大改进。化妆、造型、灯光、布景、服装和道具各方面多效仿京剧。二十世纪50年代后又受到越剧的很大影响。
苏州经常演出的锡剧优秀传统剧目有《珍珠塔》、《双推磨》、《拔兰花》、《双珠凤》、《孟丽君》、《庵堂相会》和《三看御妹》等。同时,还创作了一批历史戏和现代戏,如《司马迁》、《曹操举贤》、《小刀会》、《红色的种子》、《太湖女儿》、《罗汉钱》、《农家宝》、《红花曲》、《姑嫂比武》和《三家亲》等,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它的创作剧目尤其现代戏创作,具有朴实的乡土感情和浓郁的乡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