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市民俗文化
北京市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插花撒技法
传统插花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插花撒技法”是中国传统插花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国插花发展到明清完善成熟时期,衍生出来的一种专门技艺。明末清初的造园家李渔(1611-1680),在其著作《闲情偶…
“袁一贴”面瘫膏制作技艺
传统的黑膏药是指药物、植物油与黄丹炼制而成的外用制剂,中药膏药中最常用的一类,其基质为植物油与黄丹经高温炼制而成的黑色膏药。袁一贴面瘫膏流传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纯天然的中草药配方熬制的专…
茯苓饼制作技艺
茯苓饼又名茯苓夹饼,是一种滋补性传统地方名点。皮薄如纸,颜色雪白,因取材中药“茯苓”,外形像中药里的云茯苓片,故称“茯苓饼”。《儒门事亲》中记载:“茯苓四两,白面二两,水调做饼,以黄蜡煎熟。”但此种茯…
焦家浸烙葫芦技艺
烙画葫芦又称烫画葫芦、火笔画葫芦,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品。焦家浸烙葫芦技艺在传统烙画葫芦技法的基础上,通过在葫芦表皮浸入助燃固色材质(由动、植物油脂,深海鱼油、天然蜂蜡等调配而成)使得浸烙图案烙…
荆编技术
荆编历史悠久,西栅子村荆编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一直到80年代,村里依然保持着从事荆条编织的传统。如今,西栅子只剩下87岁赫文起和80岁赫文富老人自编自用。为了更好的继承和保护这项传统手工艺,村里决…
明长城传统修复技术
怀柔境内的明长城有砖石砌筑、石砌、毛石堆砌等多种建筑形式,技术复杂,堪称奇迹。但是数百年来的天灾- 、自然侵蚀,使长城的敌楼和边墙等建筑多有损毁,部分段落坍塌残损严重,对长城的保护性修缮势在必行。程永…
小罗山祖传任氏正骨
北京怀柔区小罗山村任氏家族内代代相传中医正骨方法,任氏正骨主要治疗没有外伤,即非开放性的骨折错位、跌打损伤,以及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等慢性筋骨病。一般不收治开放性骨折或软组织严重撕裂的患者。医治时强…
长哨营满族食俗
随着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满族人的饮食风俗也进了北京。长哨营乡位于京北怀柔沿汤河一直向北,顺治二年(1645年),清廷派兵驻守此地,有个名叫彭继贵的携家眷随军前往。从这以后,彭姓满族人就在…
年丰庄善缘老会
怀柔年丰村花会原名灯花会,多为正月十五走会,故此取名。年丰村善缘老会民俗活动始于明末,最初只有几档会,在乾隆年间达到鼎盛,表演项目达十三档之多,举凡走会,参与者达二百多人,声势浩大,技艺精湛,并于乾隆…
蹴球(踢石球)
蹴球(踢石球)既是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北京民间古老游艺项目之一。已被列入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清代原称踢石球,是古代蹴鞠运动的一种形式。最古老的蹴鞠所用的运动器材是石球。汉代,蹴鞠游戏有二十五法,宋代…
怀柔板栗栽培技术
怀柔板栗栽培技术是一项悠久的传统技艺,据明万历《怀柔县志》等史书记载,早在500多年前的明代,皇家宦府富商大吏等贵族都喜将怀柔板栗用于食或用于礼。怀柔板栗盛名久远,因之在怀柔、昌平等地广设榛厂,以满足…
沙峪竹马
“竹马”是怀柔区渤海镇沙峪村世代相传的一个民间舞蹈。据专家考证,“竹马”起源于清代,且出自宫廷,用于各种仪式或庆典的场合。它流传于民间后才逐渐变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花会表演形式。“竹马”是以道具假…
帽山满族二魁摔跤
位于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帽山村的满族二魁摔跤历史悠久,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古时,在每年的节日,特别是春节期间盛行表演。该项目既是满族特有的民间体育活动,又是满族民间花会中必不可少的表演形式。因谐音讹传,…
南彩彩绘雕填镶嵌制作技艺
北京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漆器产区,尤其是元代油漆局、明代果园厂、清宫内务府造办处,都为北京漆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北京市顺义南彩彩绘雕填镶嵌制作的产品,从工艺技法到艺术风格,都直接传承和发展了明…
杨各庄药王节庙会大集
杨各庄药王节庙会(杨镇大集)杨各庄即现在的杨镇。杨镇地区镇域开发较早。由于此地交通便利,往来商家云集,杨各庄人口迅速增加,积累大量财富。清初已成为京东著名的集市贸易中心。杨镇大集兴起之初,就依托庆春耕…
走遍北京市
海淀区民俗与文化
房山区民俗与文化
西城区民俗与文化
东城区民俗与文化
平谷区民俗与文化
怀柔区民俗与文化
昌平区民俗与文化
顺义区民俗与文化
石景山区民俗与文化
延庆区民俗与文化
密云区民俗与文化
门头沟区民俗与文化
大兴区民俗与文化
通州区民俗与文化
丰台区民俗与文化
朝阳区民俗与文化
全部北京市民俗文化
北京市地名网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