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省民俗文化
山西省民俗文化介绍第8页
大涧道情
大涧道情是流行于山西灵丘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小剧种,它起源于繁峙境内,系唐代道教音乐的产物。清宣统二年(1910),灵丘县大涧村白永昌、吕作福、白永印、白家绪、张玉禄、刘周来、乔三、乔双锦八位村民拜…
乐乐腔
乐乐腔俗称“家戏”、“土戏”、“闹戏”、“乐戏”,是流行于浮山、襄汾、翼城、曲沃和尧都区一带的地方小剧种,因常演喜剧、闹剧而得名。乐乐腔历史悠久,起初由民歌、器乐结合地摊说唱,明朝末年逐渐形成较为完备…
平陆高调
平陆高调,原名“丝弦戏”,俗称“山窝子戏”,形成于清同治年间,起初流行于平陆县沙口、张峪一带,后渐扩展至夏县、芮城、临晋、运城及河南的陕县、灵宝和陕西的潼关、滑南等地,因其演奏时所用主奏乐器是四胡(四…
平遥弦子书
平遥弦子书,又名“平遥盲书”,俗称“瞎子说书”,流传于平遥及周边汾阳、孝义、介休、沁源等地,据《平遥县志》记载,弦子书起源于明末,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弦子书的演唱形式起初是单人坐唱,配有简单的弦…
中庄秧歌
中庄秧歌流传于阳城县润城镇的上庄、中庄和下庄三个自然行政村,解放前,上庄、中庄和下庄统一为中庄村,根据属地命名为中庄秧歌。中庄秧歌产生于何时,无法考证,根据老人讲,很早以前就有人哼唱,但中庄秧歌的复兴…
大树秧歌
大树秧歌流传于阳城县北留镇大树村,因明清时期村外有护城河围绕,亦称大水沟秧歌。据当地艺人口传,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大树秧歌就以民间说唱形式流传于本县境内和晋城一带,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大树秧歌在演出…
兴县道情
山西兴县李家湾道情是晋西北地区道情艺术的代表,据《兴县志》(清光绪版)、《兴县文化志》记载,该剧种早在明代由陕西传入兴县李家湾、黑峪口等地,清乾隆以后,经不断创编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又吸收了当地民间…
北垣花鼓
北垣花鼓是流传于闻喜县凹底镇栗村(北垣是地域统称,由凹底、薛店、阳隅三个乡镇构成,位于闻喜北部)周边地域内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一般活跃于逢年过节、赶庙会、镇宅以及生日祝寿、婚宴、- 等节庆活动,春节和…
离石旱船秧歌
旱船秧歌也称跑旱船,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汉族民间舞蹈。离石旱船秧歌的活动区域主要以离石城为中心,东到大小东川,北至大武以南,西至黄河岸口,下至上白霜,南至金锣镇。明末清初,离石地区已流行唱秧歌的传统,…
亮宝秧歌
亮宝,亦称蒲州伞秧歌,汉族民间舞蹈,源于永济市蒲州(今蒲州镇)一带,系蒲州先民社火祭祀活动中一种行进中仪仗形式的自我表现行为。亮为展示之意,宝即贵重物品,亮宝之法是将宝物(首饰、金银、珠宝、瓷器等)粘…
冶底九莲灯
冶底九莲灯是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所特有的民间歌舞,由于缺乏文字记载,起源于什么年代已无从查考。据艺人们口传大约在明代万历年间就有相关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冶底九莲灯是在正月十六夜晚表演的一种社火项目。演出…
漾杠箱
漾杠箱是一种民间社火表演形式,源于古代祈雨活动,流传在泽州县南部山区的大箕镇、犁川镇、晋庙铺镇、山河镇、南岭乡等地。杠箱是为皇帝贡银进贡的一种运送工具。古代,由于交通不便,杠箱必须由两人抬行,卫队护送…
风火龙舞
“风火龙舞”是流传于襄垣虒亭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民间社火表演,其起源无法考证。《水经注》中记载,汉高祖破韩五信于铜鞮(今虒亭),大军获胜后,曾用虒亭的火流星和龙灯舞来庆贺。当地盛传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也来虒…
背铁棍
铁棍是榆次区东阳镇民间社火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它集口头文学、舞蹈、戏剧、杂技诸多艺术精华于一体,并且逐步形成独特完整的表演体系。铁棍的造型和式样繁多,大都带有故事性,如三人棍、二人棍。三人者,取材于二…
大同踢鼓秧歌
大同踢鼓秧歌也称大同秧歌,流行于大同县的杜庄、吉家庄、峰峪、麻峪口等地。清道光版《大同县志·风土》载:“上元,俗名灯节,乡下多扮灯官,唱插秧歌,来城内相徽逐。”所谓“插秧歌”,疑即今之“秧歌”,属边舞…
走遍山西省
临汾市民俗与文化
晋中市民俗与文化
运城市民俗与文化
大同市民俗与文化
忻州市民俗与文化
吕梁市民俗与文化
晋城市民俗与文化
长治市民俗与文化
太原市民俗与文化
朔州市民俗与文化
阳泉市民俗与文化
全部山西省民俗文化
山西省地名网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