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民俗文化
江苏省民俗文化介绍第15页
朱元璋传说
朱元璋传说传说渊源及流布情况“朱元璋传奇故事”主要流布于淮安市盱眙县及周边地区。朱元璋(公元1328年~1398年),原名朱重八,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人,少时家境困苦,放牛作工,相传放牛时…
淮安灯谜
谜语(淮安灯谜)扩展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灯谜又称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但人…
阙氏膏药制作技艺
阙氏膏药制作技艺阙氏膏药制作技艺源于清乾隆年间,阙尚志(1790年—1861年),邳州人氏,18岁从军,拜师学医,专治八旗士兵搏击时的跌打损伤,离开军队后在民间开设医馆,以行医为业。阙尚志之子阙广庭,…
钦工肉圆制作技艺
钦工肉圆制作技艺历史渊源及分布情况钦工肉圆制作技艺,一说是明末一钦差大臣在钦工当地督查河工,崇祯皇帝南巡时经过此地,钦差选派当地有名厨师烹制具有地方特色的菜以取悦皇上。当地一家李记肉馆将精瘦肉用刀背锤…
洪泽湖渔家婚嫁礼俗
流布区域:《洪泽湖渔家婚嫁习俗》主要在洪泽湖水域及周边地区的渔民中流行。历史沿革:洪泽湖渔民婚俗源于清代,渔民都因吃住在“连家户渔船”,除了做渔市生意,一般不和陆上的居民来往,这种封建闭塞的生活环境,…
平桥豆腐制作技艺
平桥豆腐出于楚州区平桥镇。据传,清朝前期,淮安平桥林氏家族极其繁盛。林秉直,顺治戊子(1648年)科举人,壬辰科(1652年)进士。其子林汝杰,官至吏部主事,后来殁于北京。乾隆年间,林秉直成为平桥镇之…
楚州文楼汤包制作技艺
汤包制作技艺(楚州文楼汤包制作技艺)汤包有两种,一种是江南常见的小汤包,包子的外皮由酵面制成,馅心通常是猪肉馅,调馅时加入皮冻或水,蒸熟后馅心汤汁较多,滋润鲜美。这种汤包也叫酵面串汤肉包。另一种就是楚…
淮安茶馓制作技艺
淮安茶馓制作技艺历史沿革及主要特点馓子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美食。屈原在《楚辞》中写了一种食物“粔籹”,据专家的考证,这可能就是最早的馓子。汉代以后,面食曾被普遍地称为饼,馓子叫“环饼”。不管是楚国的“粔籹…
洪泽湖渔具制作技艺
烟波浩渺的洪泽湖,是我国的第四大淡水湖,水产品丰富,自古就有“日出斗金”之说。独特的地理环境蕴育了独特的洪泽湖文化,洪泽湖渔具制作和使用技艺,便是洪泽湖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渔业生产劳作在洪泽湖地区有着…
洪泽湖木船
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洪泽湖木船制造技艺扩展洪泽湖木船制造技艺主要分布于洪泽湖周边地区。洪泽湖地处江苏省西北与安徽交界地带,连通淮河、长江、汴水、濉水、泗水及京杭大运河等,全是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水产资源丰富…
淮剧
淮剧,亦称江淮戏,起源于盐城、淮安等区域,流行于上海、江苏及安徽部分地区。淮剧是在苏北民间小戏香火戏的基础上,结合门叹词等民间说唱,于清末民初在上海徽班的影响下形成的传统戏剧形式。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淮阴马头灯舞
竹马扩展(淮阴马头灯舞)历史渊源马灯是一门纸扎艺术。马灯舞是民间舞蹈艺术。关于马灯舞的来源有多种说法:…
水漫泗州城传说
历史的真实清澈温驯的淮河,蜿蜒千里来到江苏。淮河之畔,洪泽湖之首,有一座周长九里三十步(约4245米)、城墙高二丈五尺(8米多)、有5座城门的古老静谧的城池——泗州城。隋炀帝开通济渠修筑大运河,渠从泗…
巫支祁传说
奇特的传说在淮河流域一直流传着大禹锁镇淮河水怪巫支祁的传说。据传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三次到过桐柏山。可是,每次桐柏山都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山石号叫,树木惊鸣,土伯壅川,天老进兵。有一股看不见的暴虐力量,…
高沟酒酿造技艺
蒸馏酒酿造技艺扩展(高沟酒酿造技艺)历史沿革高沟酿酒,始于西汉。《高沟镇志》载:楚汉相争时,刘邦兵败于高沟一带,曾到高沟酒坊喝酒压惊,并留下了“佳酿兮解忧,壮志兮填胸”的古风。立朝后,他又派人取酒高沟…
走遍江苏省
苏州市民俗与文化
连云港市民俗与文化
淮安市民俗与文化
南京市民俗与文化
常州市民俗与文化
南通市民俗与文化
盐城市民俗与文化
徐州市民俗与文化
宿迁市民俗与文化
扬州市民俗与文化
无锡市民俗与文化
泰州市民俗与文化
镇江市民俗与文化
全部江苏省民俗文化
江苏省地名网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