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民俗文化
安徽省民俗文化介绍第16页
阜南红灯舞
红灯舞在阜南流行已久,据老艺人代代相传,红灯艺人贡唐王为师祖,相传当年唐王李世民前线惨败,退守谷河南岸的项延城,采纳了谋士的意见,利用当地玩灯的习俗,和大臣们换上百姓的服装,由唐王扮演红灯的伞把,大臣…
休宁得胜鼓
得胜鼓又称仗鼓,在民间,仗鼓被视为神祉,平时不得轻易擂响,只有在祭神、祀祖、庙会等隆重庄严的场合方能组织队伍演奏。休宁的得胜鼓多在农历七月二十四庙会上演奏,祭奉的是唐代大将军张巡。传说公元七世纪初(隋…
杜村十番锣鼓
十番锣鼓,是徽文化和九华山佛教文化交汇产生的民间音乐形式,杜村十番锣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乐手均为当地农民。十番锣鼓最有特点是打击乐部分,体现乐器的分工和乐手的高度技巧,“十番锣鼓”虽然基本上…
楼西回民锣鼓
凤阳楼西回民锣鼓历史悠久,早在清初时期就在凤阳流传,是从凤阳锣鼓中脱胎出的民间打击乐。演奏班子人员可多可少,一般在10—20人左右。打击乐器主要是鼓、大锣、大镲、小镲、小锣等;旧时还配一只五六尺长,形…
坟台唢呐
坟台唢呐迄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根据中国音乐文史调查记载,安徽唢呐有南派与北派之分,其中北派唢呐又有两个代表性流派,一支位于安徽东北部的砀山、宿县一带,一支位于阜阳、太和、亳州一带。太和县坟台镇地处皖…
夏派唢呐
夏派唢呐源于苏北,盛传于苏、鲁、豫、皖的交界地区,在淮北、宿州、永城、徐州等县市最为流行。夏派唢呐风格独特,具有高亢、棉柔、欢快、悲愤、经渭分明等特点,在器具应用方面,注重多种器具的交替使用,促成音韵…
临涣唢呐
皖北南派临涣唢呐诞生于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这里历史名人荟萃,民间文化资源丰富。临涣唢呐自清朝中期就初具雏形,演奏形式为一人吹奏,加一笙和一小釵伴奏。临涣唢呐的哨片宽大且厚,呈布袋状,这种哨片在演奏乐曲…
官港民歌
官港民歌是当地山民自编自唱的民歌小调,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是当地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创作出的一种表达劳动、爱情、民俗风情的传统音乐文化。官港民歌大致可分为传统民俗山歌和新编民歌两大类。传统民俗山歌,…
九华民歌(青阳县)
青阳县位于长江南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间音乐在青阳源远流长,西边以九华民歌为最出色,东边有秧歌、旱船歌、门歌、牧牛对歌等,北边是圩区,人们常唱拉网调、背纤调,南边因建石桥和宗祠有抬重歌、打夯歌…
九华民歌(九华山风景区)
九华民歌,又称“九华山歌”,也称青阳民歌,广泛流传于九华山地区,包括青阳县的庙前、杜村、南阳,贵池县的刘街、梅街一带,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集体创作、抒发情感、表达心愿的一种民间演唱形式,极具地…
石台民歌
石台民歌指石台当地民间艺人自编自唱的一种民间歌曲。明代时,石台一带传唱民歌成风,民国前后,当地演唱艺人多达上百,民歌也多达上千首,曾出现“户户都有民歌手”的盛况。石台民歌种类繁多,包含山歌、小调、大五…
二乔传说
乔公,东汉时期庐江皖县(今潜山)人,育有大乔、小乔二女,据传二乔知书达理,聪慧过人,有沉鱼落雁之资,倾国倾城之貌,梳妆打扮是姐妹俩每天的重要功课,每次妆罢便将残脂剩粉投入院落老井中,长年累月,井水泛起…
八朵云
八朵云是全椒县的一种民间舞蹈,是集歌舞表演乐器伴奏为一体的民间艺术样式。相传八朵云起源于一种防御武器盾牌,宋末外族入侵,全椒百姓自发组织抗击,并自制各种武器用于对敌作战,其中就有似云状的盾牌。后人为纪…
雉山凤舞
黟县卢村自古兴办“龙灯会”,卢氏宗族视龙灯会为一年一度的重大盛典,每逢正月十五日,全村男女老幼,倾巢出动,附近十里八乡,亦赶来观看。卢村凤舞表演时,凤的数目有12只,代表卢村最初的12户房头;凤的大小…
赶黑驴
赶黑驴是在利辛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舞蹈,其表现形式为舞者足踩高跷,身负一以竹木为骨架以黑布蒙皮的黑驴道具翩翩起舞,后跟两至三个后生手执皮鞭,挥的皮鞭价响,做赶驴状,其舞姿热情奔放、其动作激烈夸张,表…
走遍安徽省
黄山市民俗与文化
宣城市民俗与文化
安庆市民俗与文化
阜阳市民俗与文化
合肥市民俗与文化
滁州市民俗与文化
亳州市民俗与文化
池州市民俗与文化
六安市民俗与文化
马鞍山市民俗与文化
宿州市民俗与文化
芜湖市民俗与文化
淮南市民俗与文化
淮北市民俗与文化
蚌埠市民俗与文化
铜陵市民俗与文化
全部安徽省民俗文化
安徽省地名网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