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民俗文化
安徽省民俗文化介绍第6页
吴山铁字
合肥吴山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书法绘画艺术源源流长,民间书画爱好者不计其数。在这块土地上,历史上又孕育出一支艺苑奇葩---吴山铁字。吴山铁字以陶仁志、邓之远等一批民间艺人为代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叶村叠罗汉
歙县三阳镇叶村的叠罗汉起源于明末,至今有500多年历史。为祭祀40多僧人保护“惠安寺”与官兵搏斗的亡灵在九泉之下安息,以驱邪纳福为目的,以堆叠为表演特征的艺术形式,构成了独特的民间杂技叶村叠罗汉,为我…
博望打铁工艺
当涂县博望镇始建于南朝梁时。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博望就形成了农忙种田、农闲外出打铁的生产模式,有歌谣称“博望打铁匠,挑担闯四方。制下刀和剪,刃口泛青光”。清朝乾隆年间,博望铁业更是享有盛名,有“芜湖的剪…
千年古井贡酒酿造工艺
中国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古井贡酒,据考证始于公元196年,曹操将家乡亳州特产“九酝春酒”及酿造方法晋献给汉献帝,自此,该酒便成为历代皇室贡品,古井贡酒由此得名。古井贡酒酿制工艺的主要特点在于:使用古井贡酒…
五城豆腐干制作技艺
休宁县五城镇为休宁古之大镇,历来驰名,因历史上先后出了三位状元,是状元县里的状元镇,名声更加遐迩。相传早在盛唐时期,五城便有生产豆腐干的记载,代代相传,沿袭至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
五城米酒酿制技艺
五城镇是黄山市的商贸重镇,地处休宁县南部的皖赣边陲。距市府所在地18公里,距江西婺源县城85公里。五城的米酒文化渊源流长,唐宋时期,五城黄姓人的“将军会”就传承了做米酒祭祀的习俗。后来,五城人恪守“父…
临涣酱培包瓜制作工艺
清光绪初年(1875年),南京人潘孝武父子来临涣集开设“元昌斋”酱园店,制成酱培包瓜这种独特酱菜。潘孝武父子初到临涣,就发现当地的女儿瓜很有开发价值,经过一番揣摩试制,酱培包瓜终于面世。它以香、脆、嫩…
临泉毛笔制作技艺
文房四宝,笔居首位。笔的祖先应当是被中国文人誉为“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数千年来,毛笔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无数“矫若游龙、飘若惊鸿”的书法珍品。中国的毛笔是举世无双的书写工具。古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
上九庙会
唐朝“安史之乱”(公元755—763年)期间,不少中原士族为避战乱,逃亡徽州岩寺,与当地人和谐相处,并对忠于唐朝的爱国将领张巡、许远“除贼安民”缅怀纪念,建“双烈”庙,游“大王、二王菩萨”,定于每年正…
太和泥塑
太和泥塑代表人物李浩华、桑成林、徐志强泥塑技艺较为突出。李浩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绘画和泥塑,少儿时期喜欢捏制一些家畜、禽、鸟之类,尤以捏制泥蛙擅长。人称“-李”,投奔天津“泥人张”工作…
太和剪纸
太和剪纸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随着民俗的发展,在民间婚庆嫁喜时,剪纸在民间广为流传。老一辈剪纸艺术家王家和,生于1917年,自幼酷爱剪纸,其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曾任中国剪纸学会理事,安徽省文史馆员…
细阳刺绣
细阳刺绣源于宫廷,发展于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由于地处中原,吸收东西南北文化于一体,因此,细阳刺绣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既有粤绣的富丽堂皇,蜀绣的细腻,京绣的端庄,苏绣的秀丽与妩媚,又有汴绣的粗犷与…
口子窖酒酿造技艺
口子窖酒的原产地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其工艺特征是:以地产小麦、大麦、豌豆、糯高粱为主要原料,以濉溪“枕头伏曲”、高温曲为糖化、发酵、生香剂,利用口子百年窖池酿造,精心勾兑而成。口子窖酒酿造工艺复杂,…
绿茶制作技艺(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系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皖南泾县涌溪。曾为历朝之贡茶,现为馈赠之佳品;产地风景秀丽,层峦叠嶂,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常年云雾缭绕,泉水潺潺。鲜茶叶如碧玉,味似花香;采摘标准,制作精良;成品火青形…
中国传统失蜡法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主要有两种:块范法和失蜡法。原始失蜡法的前身——焚失法的起源很早,铜陵出土的春秋时期铸造的青铜甗之绳耳,就是焚失法的代表作。失蜡法主要包括以下工艺流程:制芯——蜡模制作——制型…
走遍安徽省
黄山市民俗与文化
宣城市民俗与文化
安庆市民俗与文化
阜阳市民俗与文化
合肥市民俗与文化
滁州市民俗与文化
亳州市民俗与文化
池州市民俗与文化
六安市民俗与文化
马鞍山市民俗与文化
宿州市民俗与文化
芜湖市民俗与文化
淮南市民俗与文化
淮北市民俗与文化
蚌埠市民俗与文化
铜陵市民俗与文化
全部安徽省民俗文化
安徽省地名网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