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民俗文化
福建省民俗文化介绍第12页
沙县定光佛信俗
从唐宋时代开始,定光佛信仰就在沙县民间流行。据地方史志记载,定光佛为地方保护神,受百姓崇拜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据《临汀志》与《舆地纪胜》等记载,民间传说定光佛俗名郑自严,来自泉州同安县。郑自严乐善好施…
明溪惠利夫人信俗
明溪县惠利夫人信仰是客家人的信仰,起源于五代,形成于北宋,发展成熟于南宋,兴盛于明清,流传至今拥有大批信众。惠利夫人俗名莘七娘,少时知书达理,且通医术,随夫征战,辗转至明溪定居,她以医术和草药为民众治…
山重赛大猪祈丰年
传说漳州市长泰县山重村赛大猪的历史是从公元669年开始的,当时“开漳圣王”陈元光的“行军总管使”薛武惠奉命率军进驻山重,后定居繁衍于此。因其功名显赫,薛氏建祖祠时便设了五宪门,依民俗则可以摆生猪生羊祭…
石狮灯谜
石狮灯谜,俗称“灯猜”,主要活动形式有内部交流、每日一谜、群众谜会、家庭谜会、思亲谜会、联谊谜会、侨乡谜会、灯谜进校园、灯谜研讨会、大型灯谜赛事十种。而依灯谜设置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群众展猜和电控竞猜两…
晋江灯谜
灯谜活动在晋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唐贞元进士欧阳詹拟制中药谜,被药铺荔枝姑娘猜中,双方喜结良缘的故事至今尚在晋江民间传诵。明清以来,晋江海上交通顺畅,经济日兴,文风大盛,民间灯谜也随之活跃,并相继有李…
漳州灯谜
漳州市地处闽南金三角,唐垂拱二年(686)设置郡治,已有一千三百余年,芗城区为漳州市一中心区,是漳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芗城区为中心,漳州灯谜活动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漳州灯谜发轫于民间的童谣谜…
诗词吟诵艺术
中国诗歌吟诵历史悠久。《庄子》一书中就有“倚树而吟”之句,可见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有吟诵,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已近3000年。吟诵是用于诗词的传统音乐表现形式,传统吟诵调介于朗诵和一般歌曲之间,属民族民…
福州疍民渔歌
疍民,一般指广东、福建、广西沿海港湾和内河上从事渔业或水上运输的居民,多以船为家;疍民虽在民族识别上被视为汉族一部分,但其有许多独特的习俗,有别于当地的福州族群,是个相对独立的族群。福建的疍民主要分布…
涵江车鼓
涵江车鼓,原名“镲锣鼓”,是涵江特有的民间打击乐。传说从宋代“菩萨乞草”开始,每年腊月二十四,小孩打锣击鼓乞柴草为菩萨烘脚起烙,预示来年生活更红火。它由直径近1米的牛皮鼓、数十对直径0.5米的大钹、数…
德化山歌
德化山歌流传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唐至五代已经广泛传播,随着中原人口的南迁,鼓乐和古曲的不断传入,德化山歌也不断发展。据县志记载:晚唐归德场(今德化县建县时的前身)场长颜仁郁“有诗百篇,传于民间”,民间美…
漳州哪吒鼓乐
漳州哪吒鼓乐是源自民间信仰的一种吟唱表演仪式,明代从道教圣地山西闾山传入漳州,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哪吒鼓乐与民间信俗仪式“踏火”相互配合,是古闽越族原生态巫术仪式与山西闾山道教音乐相互融合的产物。踏…
清流长校十番锣鼓
长校“十番锣鼓”是流行在长校村、江坊村一带的民间器乐演奏活动,“十”指其乐器多,“番”指其花样翻新,在长校,凡是逢年过节、迎亲贺寿、上梁入屋、扫墓祭祖、迎神出案、游族谱、抬龙灯等,都用“十番”,特别是…
福州高湖舞龙灯
福州高湖舞龙灯,俗称“龙灯舞”,自唐代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福州高湖有六个自然村,村村有俗称“把社”的舞龙队。“把社”活动最盛时期,连七、八岁的孩童也以草绳扎成龙,模仿大人舞龙嬉戏,故有“高湖…
黄石登瀛高跷
黄石镇登瀛是莆田高跷的发源地,登瀛高跷可溯源至唐明皇的宫廷教坊歌舞,至今有千余年历史。宋元时期的大量人口迁入以及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促成了登瀛高跷的成熟,兴于明清,盛行于清末民初。登瀛高跷经历代传承…
聚英书院“九莲灯”
聚英书院“九莲灯”始于明毅宗15年(1642年),由“三教”创始人林兆恩(号龙江1517-1598年)的嫡传弟子卢文辉、陈衷瑜创立,到清道光27年(1847年),聚英书院余玉卿等人在书院里学林龙江先生…
走遍福建省
漳州市民俗与文化
南平市民俗与文化
三明市民俗与文化
龙岩市民俗与文化
莆田市民俗与文化
厦门市民俗与文化
宁德市民俗与文化
泉州市民俗与文化
福州市民俗与文化
全部福建省民俗文化
福建省地名网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