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省
>
绵阳市
>
三台民俗文化
三台民俗文化介绍
竹琴
竹琴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曲艺,缘于商朝,一般在茶馆演出,很能反映四川的民俗文化,地方特色很浓,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唱腔又很优美,深受百姓欢迎。四川竹琴又称为道琴(情),初为道士劝善说道的古老艺术。以竹筒鼓、…
金钱板(三台县观桥镇)
“金钱板”又名三块板,以楠竹(或往竹)制成,板长九寸,宽一寸,略厚,击板发音纯正。演唱人左手执二板下端,右手执另一板下端,二板上端张合击节,一板在二板上端配合节奏加花,即可打出各种不同的节奏和音响。金…
评书(三台)
凯河镇吴国柱表演的评书是典型的川渝评书流派,属文武兼有的评书擂带黄曲艺类别。评书的表现形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现雏形,孔子的得意门生孟子应是最早的评书表演者。相传到唐朝,某说书人给皇帝、众大臣谈古论今…
建筑石雕
石雕亦称“石刻”,是中国古代的石雕、陶雕、木雕、铜雕、泥雕等五大传统雕塑之一,有着辉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它是原始先民谋生的手侧面,并且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殿现形式。论其特点…
木刻、木雕.书版(三台)
木刻木雕工艺是指以雕刻木料分类的民间美术,通常也指用木料雕刻工艺品的一种技艺,一般选用质地细密柔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椵木、桦木、楠木、樟木、柏木、银杏、红木、梨木等树种。从纵剖板面刻制叫木面木刻,用…
三台剪纸
剪纸艺术是汉民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逢年过节亦或新…
盔头制作工艺
刘长贵制作的盔头主要有皇冠、凤冠、紫金冠、五佛冠、男帅盔、女帅盔、胡蝶盔、将盔、霸王盔、阎王盔等,附件包括武将大小额子、女大小额子、女妆头(含转盖、挖耳、编凤、正凤、锁线、并边等),以上为武堂盔头。文…
麦冬酒酿制技艺
浪牌麦冬酒酿制技艺是四川三台杨继业第37代嫡传后人杨文斌先生祖辈从1100年前承宋代秘传配方而酿制麦冬酒的工艺流程。宋真宗皇帝为表彰杨家满门忠烈报国之精神,除特赐天波府、黄金外,根据杨家男丁多战死沙场…
杜氏皮蛋腌制技艺
皮蛋又称松花蛋、变蛋等,是我国传统的风味蛋制品,据史料记载皮蛋源于汉代;三台县自古有腌制皮蛋的传统,据《三国志》和民国《三台县志》记载,东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率将士入川,扎营涪城坝(今绵…
金鼓条粉手工制作技艺
手工红薯条粉制作技艺,至清朝咸丰年间,就广泛流传于三台县金鼓乡及周边地区,至今已有160余年历史,在民间留存着家家户户生产制作手工红薯条粉的传统习惯。金鼓手工红薯条粉制作技艺主要是以石磨和金鼓当地纯天…
揪揪会
“揪揪会”在三台县立新镇、黎曙镇、三秀乡,中江县黄鹿镇、双凤乡,绵阳市涪城区玉皇镇、关帝镇等镇乡具有深广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传承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至二十日,远近城镇乡村中的男女老幼、青年妈妈都要带…
龙抬头
据传陕西布龙地师名廖道,自陕西“龙尾山”布龙至此,确认此地是龙头山脉。在山脉正点处压了一枚穿眼铜钱为记。不久当地又有一布龙地师名侯道也布龙至此,又确认此地山脉是龙头,在正点处插了颗金针为记。廖道从陕西…
云台观庙会
云台观庙会指产生并盛行于云台观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自发组织的群众性朝拜活动,每年规模较大的会期主要集中在农历的三月初一、五月十八、六月十九三个时间点,分别称之为祖师会、城隍会、观音会。一到会期,来自四面…
婚嫁习俗(三台)
哭嫁是通行于潼川各个地方的传统习俗,其普遍形式是新娘在出嫁前,以唱歌的方式抒发伤别、哀怨甚至悲愤的情怀。哭嫁作为特殊的婚礼习俗,其结构完整,演唱灵活,内容丰富,有自己的艺术特点。哭嫁因为有一定的韵律,…
磨刀会
三圣宫“磨刀会”是长期盛行于世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自发组织的群众性朝拜活动。相传三国时期蜀国的刘、关、张三圣是在三台县新德桃园坝举行的结义仪式,历史上称“桃园三结义”。而张飞又有“上午载树,下午遮荫”的…
走遍三台
绵阳市民俗与文化
安州区民俗文化
梓潼县民俗文化
北川县民俗文化
三台民俗文化
涪城区民俗文化
平武县民俗文化
盐亭县民俗文化
江油民俗文化
游仙民俗文化
全部三台民俗文化
三台地名网
[第1页]
[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