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省民俗文化
山东省民俗文化介绍第18页
山东评书
山东评书源于讲故事,相对唱词而言,又称“评词”。演唱者只用折扇一把,醒木一方,讲今论古,敷衍故事,夹评夹议,情趣横生,演出形式极为方便。传统书目有《说唐》、《说岳》、《杨家将》、《呼家将》等袍带书;《…
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梆”,是一个历史悠久、比较古老的剧种。它是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开封一带传入山东境内,受到山东当地方言的影响,尔后逐渐衍变发展起来的。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山东…
鄄城两夹弦
两夹弦繁衍生长于菏泽、定陶、巨野、鄄城、单县、东明一带的地方戏。因为它的伴奏乐器四胡(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一股马尾拉奏,因而群众称它“两夹弦”或“五大音”。它与流行在黄河以北的聊城、德州、滨州地区…
章丘梆子
章丘梆子,也叫“东路梆子”、“山东讴”。流行地区以中东章丘为中心,是蒲州梆子经河北流入山东后形成,至少在一百五十年以前,即在这一带流行。此外,还保存有昆曲、本地乱弹、扬州乱弹、柳子、拨子、罗罗、二黄等…
彩印花布
彩印花布,也称为“花包袱”、“包袱皮”。彩印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时期,它以奇异的艺术形式,独特的面貌,古朴而浓艳的风格见长。过去,彩印花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老辈人穿的衣服、日常用的门帘、闺…
蹉地舞
莱芜和庄乡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齐鲁古道必经之路,历来是战略要地。春秋战国时期所建的古老的齐长城青石关就在此境内。历史上著名的“艾陵之战”“长勺之战”就发生在这一带。传说夏禹治水时,原山一带还是一片…
祭孔乐舞
【祭孔乐舞】是孔子的后代、及历代皇帝和地方官吏举行祭祀孔子仪式时的专用乐舞。每年春秋季二八月的头一个丁日和孔子诞辰纪念日,均要在孔庙举行祭祀大典,故又称“丁祭音乐”(元代称“大成登歌之乐”,明代称“大…
阳谷哨
【阳谷哨】是流行在聊城地区阳谷县的一种泥制民间吹奏乐器,是民间艺人根据古乐器“埙”改造而成。形似小鸭,顶面七个按音孔和一个唢膜孔,底面有两个按音孔。七声音域十度以上。可运用单吐、双吐、花舌等演奏技巧。…
沂源牛郎织女的传说
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记载。《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已称牛郎织女为夫妻。应劭《风俗通》逸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
锦灰堆
“颠倒横斜任意铺,半页仍存半页无。莫道几幅残缺处,描来不易得相符。”这首古诗所描写的是我国书画史上一种特殊的画种——锦灰堆。“锦灰堆”又名八破图,也叫“集破”、“集珍”,起初只是画家成画后对剩余笔墨的…
孔府菜烹饪技艺
孔府菜是山东省汉族饮食文化重要流派之一。中国延续时间最长的典型官府菜。其烹调技艺和传统名菜,都是代代承袭。孔府菜对菜肴的制作极为考究,要求不仅料精,细作,火候严格,注重口味,而且要巧于变换调剂。孔府菜…
鹧鸪戏
鹧鸪戏是山东省稀有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鹧鸪指的是一种鸟,其叫声婉转悠扬,鹧鸪戏是模仿鹧鸪鸟的叫声而表演的一种剧种,其演唱特点是在每句的唱腔中加入似鹧鸪鸣叫一样的拖音,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匀板、亲家斗…
临清肘捶
临清肘捶是一种汉族拳法,此拳创始有100多年。主要流行于山东、河北一带,因其能够了巧妙使用多种肘法、拳法而得名。百余年来,肘捶拳法经六七代弟子传习延伸,受到鲁西、冀东等地人民的喜爱。近二十五年来,肘捶…
孙膑拳
孙膑拳是山东一个古老稀有的汉族拳种,在世界上非常独特。其内涵博大精深是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所创。但无文字记载。孙膑拳共三百六十五手由四架组成,分别是母架三十二手、小架六十四手、大架九十六手、中架一百…
青州花毽
毽子,是中国一项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的汉族民间体育活动。经常进行这项活动,可以活动筋骨,促进健康。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起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
走遍山东省
潍坊民俗与文化
泰安民俗与文化
济宁民俗与文化
济南民俗与文化
烟台民俗与文化
临沂民俗与文化
青岛民俗与文化
德州民俗与文化
聊城民俗与文化
淄博民俗与文化
菏泽民俗与文化
威海民俗与文化
东营民俗与文化
滨州民俗与文化
日照民俗与文化
枣庄民俗与文化
全部山东省民俗文化
山东省地名网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