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南海民俗文化
南海十大民俗文化
1.
何广义堂十番
十番锣鼓也称十番古乐(以下简称“十番”),是一种古老的用打击乐器演奏的民间音乐,起源于北方,盛行于江南,清代中期由安徽、江浙一带流落广东的艺人传入南海叠滘乡等地,流传南海至今已有200多年。十,泛指多数。番,是翻花样,有变化。十番即是指音乐演奏有多样变化,不同曲牌按不同的程式轮番演奏。十番乐器有常规……
2.
官窑生菜会
狮山镇官窑,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北部,与三水、花都接壤。官窑,源于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南汉王在官窑设办陶窑而得名,古时素称为南粤辗转中原的中枢,享有“百粤通衢”的美誉。是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驿。官窑的地理位置和多元文化的交汇,并历经悠悠历史长河的荡涤,沉淀并形成了官窑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其中最为突……
3.
金箔锻造技艺
金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工艺品,源于东晋,成熟于南朝,今南京龙潭地区(江宁)是金箔的发源地,相传至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佛山地处岭南地区,古为百越之地。据明代丘濬《广文献公开大庾岭路碑阴论》载:“兹路既开,然后五岭以南人才出矣,财货通矣,中原之声教日进矣,遐陬之风俗日变矣。”两宋时期,中原汉人大举南……
4.
乐安花灯会
早在明代朱元璋洪武三年,在西隆堡(乐安)内设立黄鼎都(司)治所后,这里的村民便有正月十五“庆灯”的习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庆贺一番。每年正月初十为“开灯”,正月初九为乐安圩期,人们纷纷来乐安买灯,慢慢便形成灯地(市),专门摆卖花灯。卖灯的人多,造灯的人也不少。邻近的岗头村,几乎家家有人造花灯。曾有“……
5.
盐步老龙
盐步老龙相传建造于570多年前,船身用传说千年不坏的坤甸木制成,身长36.8米,宽1.15米,水手座68个。配有南方传统龙舟的龙头、神位、百足旗、龙船鼓、龙标、龙尾等饰物。与一般龙舟所不同的是,老龙颌长白须,龙头用檀香木雕成,头上一对鹿角,口含龙珠(据传在1937年沉船中丢失)。头顶插有相传是慈禧太……
6.
九江赛龙舟
九江划龙舟活动已有100多年历史。早在清代光绪年间,九江端午节赛龙舟就已相当盛行。据清光绪九年(1883年)版《九江儒林乡志》记载:“乡人每夏五月,必斗龙舟。舟首尾刻作龙形,阔可二尺许,长或十余丈,短亦数丈,可坐数十人。”当时流传的一首竹枝词,生动地描绘了九江赛龙舟的情景:“五月龙舟逐海游,兴来直闹……
7.
黄岐“龙母诞锦龙盛会”
黄岐龙母诞锦龙盛会传说起源于龙母娘娘的一次漂移。据说,当初住在天宫里的娘娘下凡到肇庆市悦城镇附近的西江岸边,当地居民认为这是上天赐的福运,遂将下凡的娘娘奉为龙母,修建龙母庙,烧香祈福。有一年西江发洪水,悦城龙母顺水漂流,悄悄驾临南海黄岐的流溪河边。当木雕的龙母像搁浅在流溪河畔的一片沙地上后,便任凭洪……
8.
西樵“半山扒龙舟”
远在明代弘治年间,西樵人在西樵山山腰筑堤蓄水,人们称为“天湖”。在此举办的“山顶扒龙舟”,属于游龙活动。首划之日,彩龙云0,锣鼓动四山,引来万人登山围观。为此,西樵人在天湖两端建起了龙珠亭、问龙亭等多个与龙舟有关的亭台;湖的南面还有一座三层楼高的“观龙楼”。每逢风调雨顺之年,西樵人就在天湖举行扒龙舟……
9.
扒龙舟
南海地处珠三角水网地带,扒龙舟是民间盛行的传统民俗活动。较有名的龙舟盛事有“盐步锦龙盛会”“九江赛龙舟”“黄岐龙母诞锦龙盛会”等。盐步锦龙盛会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办,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珠江三角洲发源最早、影响较广的民间龙舟活动之一。1984年,民间划龙舟活动被正式纳入体育运动项目,南海龙舟……
10.
南海醒狮
南海是南狮的发源地。明代开始,舞狮就成为南海民间重要的民俗活动,几乎每个较大的自然村都有狮队。每逢过节、庙会或庆典,各乡村都要举办舞狮盛会。规模较大且有传统的狮会有正月初一平洲狮会、正月初八里水狮会、正月初十小塘狮会、正月十一盐步狮会、正月十二松岗狮会、正月十四大沥狮会、正月二十六官窑生菜会狮会、正……
走遍南海
佛山市民俗与文化
顺德民俗文化
禅城区民俗文化
南海民俗文化
三水区民俗文化
高明民俗文化
全部南海民俗文化
南海地名网
全部南海民俗文化>>>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