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省民俗文化
湖南省民俗文化介绍
沅江竹马舞
竹马舞亦称“竹马灯”“马灯舞”“跑马舞”“跑马灯”。流行于益阳、沅江一带。亦称“灯船”。嘉庆《崔东璧先生行略》:“元夜、端阳俗有灯船之戏”。据1808年《沅江县志》载:“元宵剪彩为灯,有龙灯、狮灯、马…
龙塘龙王信仰习俗
涟源龙塘古为梅山常安乡,素有春节舞龙的传统。在以井边为中心的十多个村里,到现在还保留着春节舞龙,正月初一出灯、十五圆灯化龙的习俗。一、龙王信仰的来源龙塘井边舞龙习俗历史悠久,但起于何年以及龙塘名字的来…
骨牌灯舞蹈
涟源市《骨牌灯》舞蹈是流传在湘中大地特有的民间舞蹈。每当新春佳节,人民群众举灯围场表演文艺节目,利用灯笼红绿色组成天、地、人、和等21种骨牌点子图案,用意表达和谐生活的喜庆气氛。《骨牌灯》舞在2006…
涟源龙山药文化
湖南涟源市城南有一座号称湘中第一峰的岳坪峰,海拔1514米,雄居四十八面龙山之上。峰顶上有一座纪念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药王殿。这座古殿,始建于唐朝。据史料记载,孙思邈为陕西华原人氏,钻研诸子百家…
石雕(沅洲石雕)
芷江,古称沅洲。沅洲石雕因取材沅洲石而得名。沅洲所产之石,一是色彩丰富,艳丽照人。清代陵江昱所著《潇湘听雨录》曾载:“沅洲石赭黄白五色层叠”“其石紫质有纹绕之如带”,如此斑谰丰富的色彩汇集于一石,绝无…
益阳茯砖茶制作技艺
黑茶是茶类中唯一可以长期存放的品种,其生产全由手工操作。黑茶以质优取胜,制作标准严格,精益求精,要求选茶准、烘茶干、装茶满、踩茶紧,生产流程环环相扣,一丝不苟。我国黑茶以湖南省的安化千两茶、益阳茯砖茶…
永顺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
湖南省永顺县土家族吊脚楼(又称“转角楼”)建造技艺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被专家学者称为古建筑的“活化石”。转角楼的建造,源于春秋战国,兴盛于唐宋,彭氏政权统治湘…
苗医药(癫痫症疗法)
猪心灌药是苗医治疗癫痫的民间疗法,苗医龙玉年具有五十余年治疗癫痫病的实践,经长期的观察和临床实践,认为癫痫病是先天或后天诸种原因造成的定期、不定期的短时性气血和经络畅通及心脏功能受到影响,而导致大脑功…
陈氏蜂疗法
陈氏蜂疗法,结合蜂刺法和蜂产品入药法,是在传统中医经络理论指导下将药针灸三法结合的民间特色疗法。其工具简易,仅需蜂盒、镊子、活体蜜蜂即可实施;基本针法分为点刺、散刺、直刺、弹刺、斜刺等;学员遍布全国2…
坛下乡铜锣传统制作技艺
铜锣是一种以紫铜为主材,按比例配入锡、银等金属制作而成的乐器,广泛应用于戏曲舞蹈、民俗活动等。耒阳市坛下乡铜锣为传统手工制作,依循选料、配料、熔水、制坯、锻打、剪边、成型、淬火、冷作、抛光、一锤定音等…
通道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通道侗族以史诗般的纯木建筑技艺体现出崇拜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追求与核心价值观,承载着厚重而神奇的侗族文化体系。他们用“挑枋竖瓜、卯榫穿合、密扣无隙、雕梁画栋”的技艺宝典,将民间建筑、绘…
老司城传说
老司城民间传说众多,集中地反映湘西土家族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活动的历史。其中一类为老司城的传说,包含有《老司城的来历》《万马归朝》《溪州铜柱的传说》《祖师殿传说》《自生桥》《神仙打眼》《老司城与百…
苗族四月八
苗族四月八节是苗族人民聚会欢庆的重大节日,中国苗族地区都十分盛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根据苗族人民的要求,于1981年5月3日作出批示:“同意农历四月八日为苗族传统节日。”从此,在京的苗族与湘、鄂、渝、…
庙会(南岳庙会)
南岳庙会,成形时间不晚于南宋,鼎盛于明清,式微于二十世纪中叶,九十年代后蓬勃发展,流传于湘楚及全国各地具有祝融火神崇拜的地方。南岳庙会以南岳大庙、祝融殿、天符庙为主要场所;以春节庙会、天符庙会和“赶八…
嘉禾狮舞
嘉禾狮舞历史悠久。嘉禾舞狮有毛狮、神狮两种。舞狮均在正月初一到十五进行活动。…
走遍湖南省
湘西州民俗与文化
长沙市民俗与文化
怀化市民俗与文化
常德市民俗与文化
邵阳市民俗与文化
郴州市民俗与文化
衡阳市民俗与文化
永州市民俗与文化
岳阳市民俗与文化
益阳市民俗与文化
张家界市民俗与文化
株洲市民俗与文化
娄底市民俗与文化
湘潭市民俗与文化
全部湖南省民俗文化
湖南省地名网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