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民俗文化
广东省民俗文化介绍第11页
莲香楼广式月饼传统制作技艺
莲香楼广式月饼传统制作技艺广式月饼是中国月饼的一大类型,因主产于广东省广州市而得名。广式月饼品种繁多,主要分为莲蓉馅和杂馅两大类,以莲蓉最为传统。创建于1889年的莲香楼生产的月饼是广式月饼的优秀代表…
古琴斫制技艺
古琴斫制技艺古琴又称“琴”、“七弦琴”,别称“绿绮”、“丝桐”,相传创始于史前传说时代的伏羲氏和神农氏时期。古琴作为一件乐器的形制至迟到汉代已经发展完备,到唐代已经完全定型。古琴的形制有仲尼式、连珠式…
上漖龙舟制作技艺
广州番禺上漖村是华南地区著名的龙舟制作之乡,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部分“鸡公头”龙舟产自上漖村。该村制作龙舟萌芽于清道光年间,已有140年以上的历史。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初为鼎盛期,后由盛转衰。该村龙舟制作多…
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
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起源于清朝,广泛流传于沙湾及周边地区。沙湾地处丘陵地带,草质优良,所产的水牛奶质量好、产量高,沙湾人以水牛奶为原料,创制出了姜埋奶、凤凰奶糊、窝蛋奶、牛奶白饼、牛乳等一系列水…
南沙水乡婚俗
南沙水乡婚俗南沙河涌密布,形成了独特的水乡婚俗。清代,疍家人就有着以唱歌作为青年男女择偶手段的习俗。南沙水乡婚俗沿袭了趟火盆、不踩门槛、女家三朝回门的习俗,还有咸水歌表演、花艇迎亲等水乡特色。水乡人家…
洪圣诞
洪圣诞土华洪圣诞又称“小波罗诞”、“土华菩萨行乡”。据记载,海珠区土华村洪圣古庙建于明永乐年间,是供奉南海神洪圣爷的古庙,迄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古庙建成以来的每年二月初九,村民便组织大型的洪圣诞庆…
广府饮茶习俗
广府饮茶习俗,是指产生、发展并流行于广州地区,并辐射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和海外广府文化区的一系列以饮早茶为核心的生活习俗。随着清咸丰同治年间,现代茶楼前身“一厘馆”“二厘馆”的出现,广府饮茶习俗渐成风…
蛇串疮特色疗法
蛇串疮特色疗法蛇串疮是一种以红斑丘疹伴成簇水疱和疼痛为特征的、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疮疹,广州人又称之为“生蛇”。越秀区中医杂病医院的中医特色疗法,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郑仙传说
郑仙传说,主要流传于白云山及周边地区,以纪念秦朝时在白云山一带行医济世的方士郑安期。传说秦末,郑安期云游至南粤白云山并隐居此地,拯救民众,悬壶济世,郑仙传说便是在此基础上不断流传和发展。后人在其升仙之…
盘古王传说
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远古创世神,盘古王开天辟地的丰功伟绩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传遍神州大地。花都区盘古王诞是广东省影响较大的传统民俗活动,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盘古王诞多次被禁毁,但又屡次依靠民间…
舞火龙
舞火龙习俗是白云区传统的中秋习俗,群众基础深厚。其来源一说与刘伯温号召百姓舞火龙起义驱赶元兵有关,一说与清咸丰年间村民以舞火龙驱赶蝗虫有关。目前,在白云区江高镇、均禾街、白云湖街及周边地区每年中秋节都…
添丁上灯习俗
添丁上灯习俗从化挂花灯(即上灯)习俗始于明末清初,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粤语中“灯”与“丁”同音,上灯意为“添丁”。以前每当老百姓家里生了男孩,就会在春节元宵或中秋节期间挂花灯,称为“上灯”。习俗仪式包…
仁威庙北帝诞
荔湾区的仁威庙始建于宋代,是一座供奉北帝的道教庙宇。仁威庙北帝诞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其起源与北帝崇拜和仁威祖庙密切相关。诞会期间,举办各种祀神庆典活动,仪式主要包括赴庙拜祭、贺寿开筵、演戏酬神、北…
西关水菱角制作技艺
西关泮塘地区出产菱角,其甘甜可口,深受西关人喜爱,在没有新鲜的菱角吃的时候,西关人就用粘米粉在水中做成一个个形似“菱角”的食品以替代,名为“水菱角”,日久天长,逐渐形成在西关地区流行的独特小吃。水菱角…
南乳花生制作技艺
南乳花生是驰名广州的一种民间特色小吃,由清末广州西关一名叫“盲公德”(张德友)的盲人所首创。张德友住在广州西关多宝坊,原为一名厨师,他从盐焗鸡这道菜得到启发,把花生肉和多种调料研制的配方一起煮熟,再用…
走遍广东省
梅州市民俗与文化
江门市民俗与文化
韶关市民俗与文化
汕头市民俗与文化
肇庆市民俗与文化
清远市民俗与文化
茂名市民俗与文化
佛山市民俗与文化
惠州市民俗与文化
阳江市民俗与文化
汕尾市民俗与文化
深圳市民俗与文化
揭阳市民俗与文化
广州市民俗与文化
云浮市民俗与文化
湛江市民俗与文化
潮州市民俗与文化
东莞市民俗与文化
珠海市民俗与文化
中山市民俗与文化
河源市民俗与文化
全部广东省民俗文化
广东省地名网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