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南省民俗文化
海南省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黎族服饰
流传于海南省的黎族服饰以黎族传统的纺、染、织、绣四大工艺为基础,利用海岛棉、麻、木棉、树皮纤维和蚕丝等织造缝合而成,其演变历史达数千年之久。黎族传统服饰以织锦为材料,图样繁多,色彩斑斓,制作精美秀丽。…
文昌南海航道更路经
南海航道更路经是千百年来海南人民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南海航行的路线知识及实践。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18世纪,我国南海沿岸的居民就已从事南海水产资源的开发。汉代,我国在南海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海南…
南海航道更路经
“南海航道更路经”又有“南海水路经”、“南海定时经针位”、“顺风得利”、“注明东、北海更路簿”、“去西、南沙的水路簿”等名称,是南海渔民把握海上航行线路的传统民间知识。“更”是古代计算航程的单位,一更…
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
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和108位潭门渔民有关。琼海人爱闯海,也敢闯海。108兄弟公信俗是琼海海洋文化的独特体现。相传,过去南海一带海盗猖獗,经常袭击渔船,潭门108位渔民因此结拜为兄弟,他们立下生死与共…
冼太夫人文化节
扬坤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年冼夫人文化节(农历二月十二)。据传,民国二十四(1935年),扬坤村村民曾让因结婚多年尚未生育子女,到琼山县新坡镇的冼太夫人庙求“婆祖”赐子,并从新坡“提牌”带回婆祖神位放于…
洗龙水
洗龙水,是海南最有地方特色的端午节习俗。端午节这天,所有人家都会像过年时一样在祖屋摆上香案祭祖,而洗龙水,相比于吃粽子、赛龙舟,更显重要,是海南本土民众所必须进行的神圣“仪式”,人们可以不吃粽子,不赛…
海南斋戏
海南斋戏是海南省的汉族传统祭祀仪式性戏曲,类似中国北方的傩戏,素有“北有傩戏,南有斋戏”之说,其源于汉族民间的祭祀仪式。早期的祭祀仪式只是简单的舞蹈和念唱咒文,海南民间称为“做斋”。随着外地戏曲剧种的…
临高渔歌
临高渔歌是流传于海南省临高县渔民中的一种汉族民歌种类。因其多用衬词“哩哩美”和相关传说,也称“哩哩美”、“哩哩妹”。在中国汉族民歌中非常突出,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和渗透着浓郁的新盈港一带的乡土气息,…
黎族传统器乐
黎族传统器乐取材于民间丰富的竹木资源,包括独奏乐曲、合奏乐曲、歌舞乐曲、祭祀乐曲和八音乐曲五大类;黎族乐器不少于40种,传统乐器主要有独木鼓、叮咚、口弓、口拜、鼻箫、灼吧等。黎族传统器乐产生于海南省保…
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
黎族船型屋是黎族同胞为纪念渡海而来的黎族祖先,建造的船型状的住屋,是黎族最古老的民居,黎族船型屋流行于海南五指山中的黎族聚居区,是原始的干栏式的住宅,门开左右形如船而得名。2008年,黎族船型屋营造技…
琼剧
琼剧,又称琼州剧、海南戏,与粤剧、潮剧和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是中国海南省的汉族民间戏曲艺术。琼剧是南方戏剧的其中一个支系,主要以海南话为戏曲语言,因此流行地域亦仅限于海南岛及两广之间。2008年,…
海南八音器乐
海南八音乐是海南省的汉族民间音乐,是主要的本土器乐,因采用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海南俗称的八音乐既包括乐器、乐曲,也包括乐队。海南八音乐曲丰富,按习惯分为大吹打、锣鼓清音、清音和戏鼓四类,目前收录有历…
海南斋醮科仪音乐
海南斋醮科仪音乐起源于远古的民间巫术。《尚书˙伊训》说:“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孔疏曰:“巫以歌舞事神,凡巫皆善歌舞,用以取悦鬼神。”于是,便有了民间祭祀巫仪中,巫覡们“扬桴拊鼓”“陈竽浩…
琼中黎族民歌
琼中历来被誉为“黎族民歌之乡”,黎族民间歌手众多,民歌曲调也十分丰富。民歌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平日的生产劳动中,也会即兴而引吭高歌。民歌的内容以情歌占最多数,如《抗婚歌》就是一首叙事长歌。还有…
崖州民歌
崖州民歌是海南民歌的古老歌种之一。由三亚市落笔洞古人类遗址考古成果可知,一万年前已有“三亚人”在这里生息。宋太祖开宝五年(972)置崖州,州治设于今三亚市之崖城镇,领宁远、吉阳两县(今三亚、黄流一带)…
走遍海南省
海口市民俗与文化
三亚市民俗与文化
定安县民俗与文化
琼海市民俗与文化
五指山市民俗与文化
儋州市民俗与文化
陵水县民俗与文化
万宁市民俗与文化
保亭县民俗与文化
东方市民俗与文化
澄迈县民俗与文化
琼中县民俗与文化
文昌市民俗与文化
白沙县民俗与文化
乐东县民俗与文化
屯昌县民俗与文化
昌江县民俗与文化
临高县民俗与文化
全部海南省民俗文化
海南省地名网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