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盐城市
>
阜宁县民俗文化
阜宁县十大民俗文化
1.
张接骨膏药制作技艺
张接骨膏药制作技艺,盐城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医药类项目。张氏接骨膏已传承六代,传承时间已有200余年,首创张祥瑞,在上海创立“祥瑞堂”药店。根据《张氏秘本》记载,其正骨之医术为当时正骨名医其家叔所授,《密本》中记载各种接骨手法,接骨膏、止痛化瘀膏、风湿膏等多种膏药配方制作方法……
2.
阜宁大糕制作技艺
糕点制作技艺(阜宁大糕制作技艺),江苏省省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由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申报。阜宁大糕,又名玉带糕、一品玉带糕,阜宁地区传统糕类佳品。产于中国散文之乡——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糕片白如雪,柔如云,甜如蜜,卷得起、放得开,入口香甜、滋润细软、营养丰富、老幼皆宜。……
3.
益林酱油制作技艺
益林酱油制作技艺,盐城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酱油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老的调味品,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益林酱油制作技艺,是制作酱油的一种传统的民间制作酱油的技术。1956年,社会主义商业改造,将当时六个酱园店(汇源酱园、复荣昌久霞、汤仁昌、久成、单炳记和李新……
4.
阜宁面塑
面塑(阜宁面塑),江苏省省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面塑,俗称“捏面人人”,阜宁公兴有近1500人会做并且从业面塑,所以在阜宁又称为“公兴面塑”。面塑是东沟镇公兴的民间艺人的祖传绝艺,他们充分利用地方的丰富资源,糯米粉、面粉及一些防腐材料配制而成,通过艺人手、搓、揉、拉、捏……
5.
阜宁杂技
杂技(阜宁杂技),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类项目。已有2000多年历史。杂技是一门以人体特技异能为中心的表演艺术。包括各种徒手滚、翻、扑、跌技巧,各种手技、顶技、蹬技、车技和高空悬吊及腾跃技巧;变幻神奇的戏法,还包括了幻术、魔术、马戏和种种驯兽节目、丑角滑稽表演。……
6.
阜宁淮剧
淮剧(阜宁淮剧),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源于清代。淮剧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区。清代中叶,流行于淮安府和扬州府两地区。当地汉族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称之为二……
7.
马良传说
马良传说,盐城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自明朝崇德年间以来,传说元朝中期,淮安府山阳县城东有位叫马斯文的秀才(马良祖父)与其母在此营生度日。有一日,马母因年老体衰生病,正值湖荡发洪水退潮,马秀才发现家中门口的猫洞中有一只青绿大海螺,欲杀于母亲滋补身体,其母不愿,叫马秀才……
8.
凤凰墩-停翅港传说
凤凰墩—停翅港的传说,盐城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凤凰墩—停翅港的传说在阜宁县是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坐落在阜宁县陈集镇停翅港村,是新四军军部旧址,是阜宁著名的红色文化景点之一,位于阜宁县城西南约20公里处。凤凰墩—停翅港的传说于2013年被列入到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9.
盐城龙舞(东沟龙舞)
盐城龙舞(东沟龙舞),盐城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东沟龙舞是由东沟人组织并在逢年过节、祭祀祈福、庆典时表演的一种传统舞蹈。东沟龙舞于2013年被列入第三批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正积极申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沟镇位于阜宁县西南部,历史悠久,人杰……
10.
阜宁牛歌
阜宁牛歌是江苏盐城市阜宁地区的一种传统民歌,牛歌,在苏中、苏北的里下河地区俗称为“打哩哩”,它是农民劳作时与牛沟通的心灵呼应,承载着古老农耕文化的岁月印记,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广大农村传承。阜宁牛歌原是农民策牛劳作时的特殊歌谣,或悠扬、或高亢、或感伤,记录了田园生活的情感和味道,牛歌也是歌,只不……
走遍阜宁县
盐城市民俗与文化
东台市民俗文化
盐都区民俗文化
阜宁县民俗文化
建湖县民俗文化
滨海县民俗文化
大丰区民俗文化
亭湖区民俗文化
响水县民俗文化
射阳县民俗文化
全部阜宁县民俗文化
阜宁县地名网
全部阜宁县民俗文化>>>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