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南省民俗文化
云南省民俗文化介绍第10页
昆明斑铜制作技艺
昆明斑铜制作工艺从会泽、东川等地传入,已有300多年。斑铜工艺复杂,造价高,原料稀少,发展至民国年间出现了人工合成的斑铜制品,人们为了区别于原来的斑铜就称之为“熟斑”。熟斑通过独特的冶炼熔铸加工而成,…
镇南月琴制作技艺
镇南月琴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龙川镇,因南华旧名镇南县而得名,镇南月琴当地俗称“弦子”,制作历史悠久,清代即誉满三迤,光绪《镇南州志》载:“州人杨氏世袭其业,所造者皆有美音,市之者甚重”。旧时的作…
腾冲皮影制作技艺
皮影戏是在腾冲县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一种艺术形式,俗称皮人戏、皮戏、灯影子。相传明洪武年间由中原传入,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经过本地文化的不断渗透和融合,创新出“西腔”和“东腔”两大流派,唱腔多样,剧…
壮族渔鼓
壮族渔鼓“庄巴”是流传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的壮族曲艺形式。明清以来,汉族大量移居文山,将渔鼓演唱也带到壮族寨子,开始用壮族民间曲调演唱渔鼓,并收徒传艺。当地传说,汉族在一次战败后逃躲追兵时,被大…
凤庆滇剧
临沧市凤庆县滇剧历史悠久,有史可考的最早传入时间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刘金玉的“天庆班”到该地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后产生了一批滇剧票友。一些地方官绅等筹款建戏台购戏装,组织演出,并不断…
建水花灯
云南花灯是由明清小曲和云南民间音乐、歌舞、方言音调结合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汉族地方戏曲剧种。在云南由于各民族共居,形成了云南花灯的多支派特色。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岔科乡白云村、普雄乡塔瓦、南…
姚安花灯
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的花灯有史可查的最早时间为明代,流传较广。无特定的传人和编创,靠父母辈的言传身教、年轻人耳濡目染,代代相传至今。花灯演出通常在春节期间,由农民组织玩灯班子前往各村各户去表演。姚安花…
元谋花灯
元谋花灯是以民间歌舞为基础,吸收外来剧种、剧目、音乐、表演形式,融合地方山歌、小调和民间舞蹈而逐渐形成的地方剧种。元谋花灯形成于明洪武年间,发展成熟于明末清初。民国时期,全县有39个灯社,每年春节都在…
弥渡花灯
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花灯起源较早,盛于清末民初,普及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弥渡花灯歌舞总体分为“太平花灯”和“元宵花灯”两种,具有自娱性、娱他性、祈神求福性等共同特征。其表现形式有“团场灯”、“门户灯”…
昭通端公戏
昭通端公戏是古老的云南民间仪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昭通市镇雄、彝良、大关、盐津、巧家、永善、威信、绥江、昭阳等县区的偏远山区,主要在庆菩萨、庆坛、打傩、阳戏及斋醮等仪式活动中演出,因由端公表演而名。据…
彝族剪纸
石屏彝族剪纸流传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龙武镇一带。石屏龙武彝族因其女子服饰绣有美丽的花腰带而被称为花腰彝,其妇女服饰以图形多样、色彩艳丽、绣工精美而闻名。龙武地区的彝族以是否会挑花绣朵作为衡量女…
景颇族刀舞
刀舞是从景颇族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由 术演变而成,历史悠久,但其渊源已无从考证。主要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景颇族聚居区。景颇族刀舞,景颇语称“闪欠戈”,是景颇族民间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舞种之一,…
花腰彝服饰
“远看似火,近看是花”。走进彝家山寨,每当看到身穿艳丽花腰彝服饰的彝家姑娘,很多人都会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惊叹。繁杂的图案、鲜艳的色彩,伴随着银饰品相互碰撞发出的叮当声,花腰姑娘身上那精美的彝族服饰显得格…
峨山彝族土掌房
住在峨山彝族人民的住房多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房。因屋顶以土铺成,俗称“土掌”房。土掌房以土基砌墙,或用粘土筑(夹板)墙,以木为柱,房顶平铺若干根木梁,木梁上面用劈柴垫底,铺上青松毛后盖上粘土,用榔头将粘土…
布朗族长席宴
布朗山寨位于海拔1500米至2300米的云南省双江县,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布朗族有8.77万人,普遍信仰佛教,并有自己独特的民俗。布朗族通常由三五个至数十个同一血缘的家族聚居,男…
走遍云南省
楚雄州民俗与文化
大理州民俗与文化
红河州民俗与文化
玉溪市民俗与文化
德宏州民俗与文化
临沧市民俗与文化
怒江州民俗与文化
西双版纳州民俗与文化
文山州民俗与文化
普洱市民俗与文化
昆明市民俗与文化
迪庆州民俗与文化
丽江市民俗与文化
保山市民俗与文化
曲靖市民俗与文化
昭通市民俗与文化
全部云南省民俗文化
云南省地名网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