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省
>
运城市
>
盐湖区民俗文化
盐湖区十大民俗文化
1.
运城河东制盐技艺
运城盐池是中国有名的产盐地之一,是我国最古老的盐业生产中心。盐池位于浇水河畔,周长约60千米,总面积132平方千米,形状宛如一个天然沐盆。盐池所出产的盐,是水卤经日光曝晒而成,颜色洁白,质味纯正,杂质少,富含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是天然的美容产品,除可供人食用外,同时还是化学工业、轻工业和制药业的重……
2.
盐湖龙灯舞
龙灯舞是运城市盐湖区贵家营村一带民间传统舞蹈,相传起源于明洪武年间。清代中叶,老艺人梅守正自发组织舞龙队到河南、陕西等地参加各种祭祀活动。到了民国期间,艺人们在原有的舞龙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加入了柔丽妖媚的“魔女”,故起名“龙灯魔女舞”。龙灯舞由三部分组成,开始是魔女、龙女集体舞:在一个星月皎洁的……
3.
鸣条二月二四圣出巡古庙会
运城市盐湖区之北隈,鸣条岗之西端,有舜帝陵庙,每年二月二、九月十三要举行盛大庙会,用以缅怀圣祖之功德,其中二月二四圣(尧舜禹汤,现改汤为关王)出巡为传统庙会中最隆重的民俗活动。旧时,每年会期前十天,远近客商就在神道两旁搭建商棚,进行贸易往来的商客们来自陕、甘、宁、蒙、青等地。会期三天,初一晚上人们敲……
4.
武氏中医脾胃派疗法
脾胃派是医学学派的分支之一,又称“补土派”,倡导“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注重脾胃在滋生诸病中的重要作用,“久病大病必伤及脾胃,反之,千头万绪,从脾胃入手,往往能收奇效”,故被称为脾胃派。运城武氏中医理论认为脾胃生理特点在于“升”与“降”,病机突出表现为“湿”与“滞”,具体表现为脾湿外感……
5.
侯村花船
花船,亦称旱船,是一种广场社火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族色彩。侯村花船流行于运城市盐湖区金井乡侯村及其周边地域,起源于明末,据传乃曲氏兄弟(郎中,荣河人)祛瘟疫后为稳定民心而创;清道光年间,曲氏后裔曲春泰又将花船的扎制与表演都进行了改进,增设锣鼓器乐伴奏,海仙穿插演唱和武术表演等,时有民谣曰:“……
6.
运城绒绣
绒绣是一种传统的美术制品,它运用独特的“色渐变网点过度”和12种针织手法,巧妙地将形、色、光融合,使作品形象逼真、神态活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运城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古称河东,是关羽的老家。传说关夫人刺绣精美,绣娘们为纪念关羽夫妇,便将这种民间刺绣称为“关圣绒绣”。运城的绒绣艺人用祖传的绒绣技艺,……
7.
腹揉康传统揉肚技艺
“揉肚疗疾”是中华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术不仅能治愈一般的常见病,而且对于慢性病及疑难杂症均有独特而神奇的疗效。“以腹为治”是揉肚疗疾的最佳选择,因腹之地,脏腑所居,气血、经络、神经之发源,故“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此乃治本之良策,且先天之本“肾”与“脐”,后天之本“脾”与“肠”,皆……
8.
土布制作技艺
运城市盐湖区位于山西南部,历史上曾经是山西乃至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生产基地。传说黄帝战胜蚩尤后,带领大家发展生产,而衣冠之事便交给正妃嫘祖,之后即有了嫘祖养蚕缫丝,开创了我国纺织技艺的先河。元明之际,民众已将多种手法揉于棉织工艺,使粗布制造完全成熟,清代,老土布晋升为特殊的贡品,受到皇室的青睐。直至民……
走遍盐湖区
运城市民俗与文化
平陆民俗文化
新绛县民俗文化
万荣民俗文化
永济民俗文化
盐湖区民俗文化
稷山县民俗文化
绛县民俗文化
闻喜民俗文化
芮城民俗文化
临猗民俗文化
夏县民俗文化
河津民俗文化
垣曲民俗文化
全部盐湖区民俗文化
盐湖区地名网
全部盐湖区民俗文化>>>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