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长安民俗文化
长安民俗文化介绍
长安道情
长安道情是古长安地区道教徒以道教故事为题材,通过唱词诵经、敷演道中情理而得名,也称“拉波戏”。1960年,省新剧种汇演后,定名为长安道情。清乾、嘉时期,道情的演唱活动已十分兴盛。除“登山行唱”、“围桌…
西安牛郎织女传说
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发〔2011〕14号),西安市长安区的“牛郎织女传说”名列其中。但是,太多的人并不知道,西安牛郎织女传说在2008年上榜时遭遇极为激烈…
侯官寨迎春牛老爷社火
牛老爷社火,是长安区引镇侯官寨的村民自发组织的民间迎春风俗。它源于明,盛于清,延续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在古代农耕社会里,“春官”是皇帝派来报春的官员,历史中“春官”的形象都是骑牛到田间报春,“牛老爷”…
马明仁膏药制作技艺
中华民族的膏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秦、汉、唐、宋、明、清至今有二千余年历史。膏药学作为中医学重要分支,集中体现了中医学里所倡导的“天人合一,阴阳和合,司外揣内”的文化精髓,再现了中医学“内病外治,…
沣峪口老油坊榨油技艺
沣峪口老油坊位于长安区滦镇街办辖内的沣峪口村西。创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据文物部门对油坊土板墙、地基以及油梁的磨损程度鉴定,认为距今已有120年以上的历史,是西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年代最久、保…
北张村楮皮纸制作技艺
西安市长安区兴隆乡北张村的楮皮纸制作技艺起始于汉代,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北张村造纸所用的主要原料为构树皮(构树亦名楮树)。北张村制作的这种历史名纸叫麻纸,分为黑白两种。采用冬季的构树皮造出的纸…
长安香品制作技艺
中国的香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到西周。秦汉时疆域扩大,南方香料进入中原。丝绸之路开辟后,东南亚、南亚及欧洲的许多香料传入。魏晋南北朝,薰香在上层社会更为普遍,兴盛的道教佛教也大量用香。隋唐时期香料涌入,…
长安寺坡村“添碟子”传统工艺
“添碟子”又名“花碟”。是长安区杜曲镇寺坡村特有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起源于清朝末年。由该村名叫赵锡恩的村民所独创,将祭祀“关帝庙”时供奉的祭品进行艺术加工,被称为“添碟子”。“添碟子”诞生后,代代相传…
长安王曲城隍庙祭祀和庙会
王曲城隍庙为十三省总城隍庙,位于长安区王曲镇,每年春节、农历二月初八、十月十五,王曲城隍庙均有大型的祭祀活动。此时,除西北五省的士农商贾外,还有川、滇、贵、鄂、蒙、藏、齐、鲁、晋、冀、豫、徽等地善男信…
何家营鼓乐
何家营鼓乐传承的“大唐遗音”,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2009年,何家营鼓乐作为西安鼓乐的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安仓颉造字传说
长安仓颉造字传说是流传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的民间传说,是陕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始祖仓颉,创造汉字,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的历史;汉字的出现,承载了五千年悠悠华夏文明。因而,仓颉对人类文明作出…
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
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源于西汉汉武帝时代,发展历经唐、宋、明、清,是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在古长安霸桥出土有西汉汉武帝时代的麻纸,现在展览在陕西省博物馆;隋唐时期白麻纸还传入朝鲜、日本等国;而北…
关中道情
关中道情是陕西省的汉族皮影戏剧种之一,以长安为正宗,亦名“长安道情”,又称“拉波戏”,盛行于长安、蓝田、户县、咸阳、兴平等地。它分东路调和西路调,前者流行于黄河两岸,后者流行于陕北及内蒙古等地。在不同…
斗门石婆庙七夕传说
斗门石婆庙会和七夕传说的历史渊源作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故事,不仅在中国妇孺皆知,在韩国、朝鲜、日本等国也广泛传播,源远流长。牛郎织女及“七夕”传说源于天象星宿之说。早在西周,《诗经?小…
楮皮纸制作技艺
楮皮纸制作技艺是以楮树皮为料制作手工纸的传统工艺,陕西省西安市北张村是楮皮纸的发源地。据记载,蔡伦就是在这里发明造纸术的,这里至今仍保留着非常原始的楮皮纸制作技艺。制造楮皮纸的原料是楮树的树皮,楮树皮…
走遍长安
西安市民俗与文化
长安民俗文化
周至县民俗文化
蓝田民俗文化
临潼民俗文化
鄠邑区民俗文化
雁塔区民俗文化
灞桥区民俗文化
碑林民俗文化
莲湖区民俗文化
高陵区民俗文化
阎良区民俗文化
新城区民俗文化
未央区民俗文化
全部长安民俗文化
长安地名网
[第1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