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北省
>
武汉民俗文化
武汉十大民俗文化
1.
天狮子
天狮子由地头舞狮演变而来,按一年12个月垒起12张方桌加一方凳,表演前祭天,礼毕后,舞狮人在锣鼓声中顺桌而上。整个表演集狮舞、杂技、武术、祭祀于一体。流行于蔡甸索河镇境内及周边乡镇。……
2.
木兰传说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一首古代民歌《木兰辞》,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传唱至今,使人们对“花木兰”这位巾帼英雄充满了敬仰。《木兰辞》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流传在北方的一1篇叙事民歌,讲述了一位巾帼英雄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木兰出生在一个普通军人的家庭,从小就喜欢读兵……
3.
伯牙、子期传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伯牙奉王命出使楚国,在乘船返途中行至龟山脚下,与樵夫钟子期通过高山流水之曲一见如故,结为知音,相约来年。次年伯牙如期而至,子期却辞世而去。伯牙悲痛欲绝,摔琴绝琴,从此不复鼓琴。伯牙子期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两千多年。特征:产生在我市汉阳区、蔡甸区的伯牙子期传说,已进入中国文化典籍《列子……
4.
木雕(武汉木雕船模)
湖北木雕船的历史大约可追溯到汉代,经历代艺人不断发展,成了一种独特的工艺品。湖北木雕船种类繁多,古往今来,大江湖泊上来往穿梭的各种船只为木雕船艺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被湖北木雕船艺人制作成各种供观赏的小型木船。如民间木帆船、古代漕船、画舫、龙凤舟以及民间灯会上的彩船等,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
5.
黄陂花鼓戏
黄孝花鼓,是自清中叶至1926年之间流行于湖北黄阪、孝感一带的花鼓戏,原名为“西路子花鼓”,因多在春节后玩灯时演出,故又名“灯戏”。最早由民间的划采莲船、踩高跷、打架子鼓等艺术形式演变而成,其发展到1926年改称“楚剧”。“黄孝花鼓”自起源到成为黄孝地区一种正规的地方剧种的100余年的历史里,这种群……
6.
马应龙眼药制作技艺
马应龙传统制药技艺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河北定州,历经14代人的传承,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当初,创始人马金堂潜心研究,摸索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制药技艺,制成眼药。历经清朝、民国时期的砥砺发展,新中国成立时,马应龙第十三代传人马惠民任马应龙制药厂(后改名为“武汉第三制药厂”)厂长,在古方验方的基础上遵循……
7.
高跷狮子
创者为明朝初年新洲张旗牌湾的世袭官张炳公。数百年中,该舞张姓独传。至清末,才传艺于外姓。高跷狮子舞表演形式别具一格:舞狮人的双脚踩在一尺八寸高的高跷上,前滚后翻,腾转蹦跳,表情达意。在新洲举水以西的周铺、仓埠、阳逻、张店等地盛行,并流传到河南、湖南等省。特征:集武术、杂耍、戏曲等多种表演手段于一体。……
8.
高跷故事亭子
高跷故事亭子盛行于黄陂东乡、西乡一带。集杂技、戏曲、故事于一体,在高空中用高跷小调演绎戏曲故事。一花一团一赛场,武汉杂技名远扬。民间竞技更活跃,强身健民体质壮。杂技皇后夏菊花、屡获国际大赛殊荣的武汉杂技团、以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和武汉杂技厅为载体和场馆的国际杂技东方赛场,使武汉成为中国和世界杂技艺术的……
9.
高跷亭子
高跷亭子,又叫高跷锭子,因静如亭,而动如锭,故两名兼称。流行在新洲区中部平原,源于明正德年间,是武汉市新洲区孔埠街堤围村传统技艺,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被武汉市最早列入“非遗”项目。由成人脚踩高跷,肩上背“山”或“出”字形钢架,架上分别坐3至5个幼儿。踩高跷的人随锣鼓舞蹈,花样百出,令观众瞠目结舌……
10.
高台狮子
高台狮子民间杂技,表演时至少用五张八仙桌重叠。具体做法是:第一张桌足向下着地,桌面向上;第二张桌面与第一张桌面重合,桌足向上;第三、四、五张均桌面向下,桌足向上重叠,形成一个约5米的高台,也可架七张、九张,甚至十一张,一般是架五张。表演者三人,一个装拌胖和尚,一个装拌瘦猴,分别和尚面具和戴猴面具。由……
走遍武汉
湖北省民俗与文化
新洲区民俗与文化
黄陂区民俗与文化
蔡甸区民俗与文化
硚口区民俗与文化
江汉区民俗与文化
汉南区民俗与文化
汉阳区民俗与文化
武昌区民俗与文化
洪山区民俗与文化
江岸区民俗与文化
青山区民俗与文化
江夏区民俗与文化
东西湖民俗与文化
全部武汉民俗文化
武汉地名网
全部武汉民俗文化>>>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