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北省
>
襄阳市民俗文化
襄阳市十大民俗文化
1.
襄阳火炮
襄阳火炮也叫“襄阳打火炮”“襄阳锣鼓”。由小鼓、边鼓、大锣、大钹、勾锣、小锣、占子(麻叶锣)、长号八件乐器相互配合,敲打成乐。据了解,火炮锣鼓亦称“叫头”,有“得胜鼓”“新七锤”“花七锤”“写书”“背马”“一五七”“双打岔”“凤凰点头”“跑滩”等曲牌。襄阳火炮多于春节及喜庆节日时表演。名称来源现在许……
2.
老河口木版年画
被誉为“南派”木版年画传人的老河口陈义文先生创作的木版年画,先后参加1986年“湖北民间艺术展览”和1987年“首届中国艺术节”,有3幅作品走出国门到东南亚各国展出,有1幅作品被选入湖北版初中美术教材,大量作品被许多省级博物馆收藏。 陈义文木版年画除色彩浓艳丰富之外,还有线条精细致密繁复、表现细致……
3.
赶象
“赶象”,又名“大象舞”,是一种载歌载舞的广场民间艺术。据清朝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编修的《宜城县志》记载,最迟在清朝的后期,“赶象”舞蹈就盛行在宜城汉水以东的低山丘陵地区。然而根据当地有关“赶象”舞起源的传说,该舞形成的历史应上推至春秋晚期。传说春秋晚期,南方某诸侯小国国王派遣了几位使臣赶着大……
4.
老河口丝弦
老河口丝弦是湖北襄阳市的传统民乐。老河口丝弦与其他的民间文艺形式不同的是,它是民间艺人行艺和文人学士自娱相结合的音乐。老河口市在历史上是一个水旱码头,既是商贾云集之地,又是各方艺术荟萃的场所,人称“小汉口”。早在清朝乾隆年间,丝弦乐就在原光化县(今老河口市)流传。由丝弦说唱“大调曲子”的前奏曲(又称……
5.
襄阳花鼓戏
襄阳花鼓戏,曾在襄樊地区广为流行,影响至湖北省的房县、郧阳、远安、兴山,最远达到陕南、豫南等地,它最初被称为“地花鼓”、“花鼓子”,因该剧种曾受歧视遭禁演,艺人们只能躲在山野乡间里演出,故又有“躲躲戏”之称。襄阳花鼓戏原本不是襄樊境内花鼓戏的惟一称谓。在1980年以前,虽然剧目基本相同,唱腔大同小异……
6.
枣阳粗布制作技艺
枣阳粗布制作技艺,是枣阳民间世代传承的一种手工纺织棉布的技艺,织出来的粗布又称老棉布、老土布、手织布、家机布等。它选用当地出产的优质棉花为原材料,采用木质脚踏织布机纺织而成。枣阳粗布制作技艺的生产流程为:轧花、弹花、搓棉条、纺线、拐线、染线、浆线、倒筒、牵经、穿扣、穿纵、再次穿扣、上机、制梭心、织布……
7.
东巩高跷
起源于唐宋时期,历史悠久,是目前襄樊市范围内最具特色、演技最高的民间文艺形式。东巩高跷属武跷子,翻滚劈叉,动作难度大,以惊险著称,表演以丑行为主,表演形式为边唱边舞,并伴之以吹打乐,唱腔为东巩镇地方花鼓调,唱词为即兴创作,活动时间是春节闹社火拜年,通常演到农历正月十七以后,活动区域达方圆数十里。东巩……
8.
端公舞
南漳县为了保护文化瑰宝--端公舞,投资10余万元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将数位会表演的老艺人请到县城,整理排练,撰写剧本,并原汁原味地传授给专业文艺工作者,随后还将制成光盘向海内外推介。端公舞是流传在南漳县西南的巫傩祭祀舞蹈,所用的道具中包括“钺斧刀”、师刀子(导旗)等。“钺斧刀”原是夏商两朝最高权力的……
9.
黑暗传
民间歌谣唱本,被称为汉族首部创世史诗,从明、清时代开始流传。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世界形成、人类起源的历程,融汇了混沌、浪荡子、盘古、女娲、伏羲、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等许多历史神话人物事件,并且与我国现存史书记载的有关内容不尽相同,显得十分珍贵;它作为远古文化的“活化石”,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神话、历史、……
10.
龙凤书
在赤山法华院北山坡上,有两棵松树,恰似龙飞凤舞,其形栩栩如生。在偌大的松林间别具一番景致,人们都叫它龙风树。说起龙凤树,那还得从大唐说起。公元824年,武宁军节度使王智兴升至徐泗观察使。正好这一年皇帝过生日,他借机奏请要在泗州设置戒坛,大力兴建禅院寺庙,赐福天下百姓。于是委派手下得力干将张保皋到离泗……
走遍襄阳市
湖北省民俗与文化
宜城民俗与文化
老河口民俗与文化
南漳民俗与文化
保康民俗与文化
枣阳民俗与文化
襄城区民俗与文化
襄州区民俗与文化
全部襄阳市民俗文化
襄阳市地名网
全部襄阳市民俗文化>>>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