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藏
>
拉萨民俗文化
拉萨十大民俗文化
1.
直孔噶举派宗教音乐
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直孔噶举派宗教音乐是西藏佛教寺院乐队最常用的、主要的、普遍使用的音乐,是西藏佛教寺院的修供仪式、迎请仪式等各种佛事仪轨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传佛教寺院器乐音乐的主要形式。直孔教派创始人觉巴吉天颂贡于公元1179年创立直孔噶举派后,陆续建立了直孔梯寺各大佛殿……
2.
拉萨觉木隆戏
觉木隆藏戏是在所有藏戏剧团和流派中艺术方面发展最为完备丰富、影响最大、流传也最广的一种。觉木隆藏戏团是旧西藏地方政府惟一的带有专业性的剧团,归西藏地方政府“孜恰列空”和贡德林寺共同管理,但无薪俸。除参加雪顿节会演可得赏银和食物外,其他时间则到西藏各地卖艺乞讨度日。他们惟一的权力是可任意挑选演员。为此……
3.
藏医药(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和藏药仁青常觉配伍技艺)
拉萨北派藏医药是藏医药的主要流派之一,“- 洗炼法”、“仁青常觉配伍技艺”是独具特色的药物加工技法。藏医“- 洗炼法”简称“- 加工”或“佐珠钦莫”,藏族人民把“佐珠钦莫”称之为藏药的宝中宝,是藏族历代名医把含有剧毒的- 经过复杂的特殊加工炮制后,炼制成无毒而具有奇特疗效的药中之王“佐塔”。作为藏药……
4.
藏族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
藏族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自人类出现以来,矿物颜料就与人类相伴至今,人类最早用来绘制壁画的是矿物颜料,在中国已发现的最早利用天然色彩的例子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矿物颜料作为唐卡最基本的原料,其永不褪变的色彩与矿物颜料是密不可分的。颜料矿物具有色彩鲜艳、洁净,可保持千年而不褪色的特点。由于这些颜料矿物……
5.
古尔鲁
古尔鲁,一种流传于藏族民间的歌谣,为道歌说唱艺术。敦煌文献中就有布德贡杰时期的古尔鲁,证明当时在藏族社会中流行有古尔鲁这种说唱艺术。它最初发源于吐蕃第一代赞普“雪域六个嘎亚”部落之王的地方——雅砻,这个地方被称为“天地之门、亚洲精华、雪山环绕、众水源泉、山高水秀、物产丰富、居民智勇俱全、众生繁衍生息……
6.
藏族唐卡(墨竹工卡直孔刺绣唐卡)
墨竹工卡藏语意为“天边之乡”,墨竹工卡县城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以东,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流传在这一地区的直孔刺绣唐卡始于1880年三十五世直孔时期,创始人为赤列多吉。其后经过五代家族式的传承,唐卡的缝制技艺日趋完善,做工也日渐精细。墨竹工卡县扎雪乡的直孔刺绣唐卡构图严谨而丰满、均衡而多变,画法以……
7.
藏族唐卡(拉萨堆绣唐卡)
藏族唐卡(拉萨堆绣唐卡),传统美术。拉萨堆绣唐卡,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藏民族特有的民间手工和绘画技法相结合的造型艺术,也叫剪贴布扎花唐卡,与酥油花、壁画并称为藏传佛教艺术“三绝”。制作工序拉萨堆绣唐卡的制作方法是用各色棉布、绸、缎剪成所设计的各种图案形状,精心堆贴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然后用彩线绣制……
8.
墨竹工卡藏香制作技艺
藏香相传系公元7世纪时由松赞干布的大臣吞米•桑布扎所创,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藏王松赞干布虔信佛教,为供奉从长安和尼泊尔请来的两尊释迦牟尼生前亲自开光的佛祖12岁和8岁等身佛像,松赞干布责成大臣吞米•桑布扎研制供佛之香。吞米•桑布扎以藏医学为指导,精心研制出……
9.
当吉仁赛马会
赛马藏语称“达久”,历史十分悠久,是藏族传统节日庆典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欢迎。当吉仁- 每年- 七月十日开始,历时三天,持续一个月之久。赛马射箭的三天中,牧民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前往赴会,青年人更是踊跃参与,他们搭起图案精美的帐篷,唱歌跳舞,追逐情侣。来自西藏各地的农牧群众和商人……
10.
藏历年
1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但1年的推算法与农历春节有差异。2010年的1新年是2月14日,和农历春节是一天,2009年1新年是2月25日,春节是1月26日,所以时间上较春节晚1个月。2008年、2015年1新年和春节是同一天。从有关文献史料及国内外研究成果来看,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前藏族已经拥有历法。从……
走遍拉萨
西藏民俗与文化
城关区民俗与文化
尼木县民俗与文化
墨竹工卡县民俗与文化
当雄县民俗与文化
林周县民俗与文化
达孜区民俗与文化
堆龙德庆县民俗与文化
曲水县民俗与文化
全部拉萨民俗文化
拉萨地名网
全部拉萨民俗文化>>>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