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省
>
南昌市民俗文化
南昌市民俗文化介绍第3页
南昌赣发绣技艺
赣发绣技艺是在赣绣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是我国特有一种手工刺绣艺术。赣绣起源于南昌市东湖区,分布区域为南昌市、景德镇、永修、抚州、赣州等地市县及福建、云南、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近代江西刺绣发展迅速,赣绣逐…
西山万寿宫文化
西山万寿宫庙会起源于东晋时期祭祀净明道祖师许逊功德,是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活动场所位于江西省新建县西山镇万寿宫。许逊,净明教祖,少好道术,二十六岁师事西安道士吴猛。后又与地理学家郭璞…
城南龙灯
城南龙灯是青云谱区一家专业从事龙灯生产的企业,凭借古老精湛的制作工艺,城南龙灯成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依托不断的改良创新,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使一件件精美的中国龙灯远销海外市场,开创了中国民…
新建得胜鼓
新建得胜鼓是新建民间演奏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建地方民间音乐的重要组组成部分。其长期隐匿于新建民间,在历史上是以一种礼器出现,起始于明代,盛行于清代。原名长寿鼓,寓樟树古老之意,当时,商议族中大事…
南昌浴仙池传说
洗马池(亦名浴仙池)在今胜利路南段,与中山路相交处。古时,这里水,这里水网密布,野草丛生。相传汉将率军南下置郡立县沟筑城池时,常在此放牧和饮洗战马,洗马池因此而远近闻名。浴仙池的得名则源于另一民间传说…
萧峰萧史吹箫引凤故事传说
南昌萧峰萧史吹箫引凤故事传说的发生地萧峰,古为西山山脉第一高峰,位于新建县内。峰内现有凤台仙府废墟,即萧坛。源于该传说的成语“吹箫引凤”、“乘龙快婿”、“龙凤呈祥”,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受此传…
李渡车仂灯
李渡是赣闽水陆交通的咽喉重镇和文化古镇,享有盛名的“车仂灯”之乡。李渡的“车仂灯”起源于元末明初,有近千年历史。当时作龙灯的陪衬,跟在龙灯后面,听从龙灯的鼓点节奏指挥。到了明末清初,才有自己独特的锣鼓…
上坂关公灯
南昌湾里上坂曹村关公灯,又名关公龙,是为纪念三国名将关羽(字云长,世称关公)而设置的灯彩。南昌湾里素有在元宵节舞龙灯花灯的习俗,湾里区胡家自然村的板凳龙、罗亭镇上坂曹家自然村的关公灯等在当地都久负盛名…
北刘轿舞
胡家村位于南昌市昌东大道以西,“轿舞”发源于昌东工业园区胡家村北刘村,“轿舞”源于抬菩萨轿子,始于清康熙年间。北刘的村民每逢春节至元宵组织队伍表演,男轿领头,女轿居中,龙灯煞尾。北刘轿舞,每轿抬者四人…
青山湖双龙戏珠
民间舞蹈“双龙戏珠”源于南昌青山湖区塘山镇塘山村。明末清初,村民用油纸扎龙,后改为板凳龙。光绪年间,又发展为布龙和节龙,由塘山镇塘山村和湖坊镇进顺村共同表演。民间舞蹈“双龙戏珠”是在塘山村的龙舞“龙戏…
二塘长工山歌
二塘乡位于进贤县东北部,享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长工山歌”发源于二塘,并在二塘各个村落中传唱。“长工山歌”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长工们为倾诉心中哀怨,控诉地主剥削和追求幸福平等生活,从…
齐客过年风俗
“齐客过年风俗”发源于罗家镇楼付村委会中的付村小组。“齐客过年风俗”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中末期。据说付家自然村的祖先原先在河南中原黄河岸边居住,后期移居到青山湖区罗家镇。“齐客过年风俗”至今已传承…
安义唢呐
安义唢呐是在清朝初期,由湖北两个行乞王姓的民间艺人流传过来的。唢呐吹奏用于做屋奠基、上梁、修谱、寿诞、店铺开张、进香祈愿、祭天求雨、结婚、丧事、抬菩萨等。喜庆时就吹奏《高腔》《小汉》《洗马》《小桃红》…
锣鼓十八番
锣鼓十八番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打击乐器表现形式,南昌县八一乡胡华村、塔城乡凤岗村、冈上镇黄台村等地都有锣鼓十八番。流传至今已经有300年历史了。其曲牌众多,打法多样,气氛热烈,表现丰富,形式多样。即可…
三江抬故事
三江抬故事自唐末宋初便流传于三江镇南街村,每年正月十三和农历八月十八是三江镇南街村蔡家举行抬故事的日子,至今已流传近千年之久。抬故事,顾名思义就是将装扮成故事里人物的演员,用故事架(一张四方的桌面,面…
走遍南昌市
江西省民俗与文化
南昌县民俗与文化
进贤县民俗与文化
安义县民俗与文化
新建区民俗与文化
东湖区民俗与文化
青山湖民俗与文化
西湖区民俗与文化
青云谱民俗与文化
红谷滩区民俗与文化
全部南昌市民俗文化
南昌市地名网
[上一页]
[第1页]
[2]
[3]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