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民俗文化
宁波市民俗文化介绍第3页
冠庄船灯
船灯舞是流传于宁海乡间的传统民间舞蹈。它反映了农民们浓厚的生活情趣,富有热情,节奏明快,有浓郁的民族传统和乡土气息。宁海的船灯舞以双船四人组合表演的形式进行,一人以丑角扮作渔夫,一人以旦角扮作渔妇,也…
宁海竹编
宁海竹器编织工艺历史悠久,竹编是当地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其编织工艺,因其篾细、结实,闻名省内外。竹编器具结实、耐用,而且用途广泛。所编织的各种竹器,有套篮,针线箩、提篮等等,种类丰富且经久耐用。…
宁海十四夜饮食习俗
宁海人提前在正月十四过元宵节,十四夜,这天也叫上灯节,家家户户挂起了大红灯笼,象征着生活红红火火。各家采集樟树枝插到门楣上压瘴气。十四夜的饮食是极为丰富的,在宁海各有不同,城关及北路西店一带吃汤包,东…
山头灯人会
山头村在正月十三为灯头日,规定要进行行会,祭祀白鹤大帝,用一种以食品造型的方式来表示他们虔诚。分为选料、初步造型和精细造型三个步骤。以生猪肝、生鹅蛋、活鸡、羊肚、猪喉管等为原料,品种有姜太公钓鱼、猛虎…
深甽十月半庙会
深甽庙会是当地的一个重大节日,时间在每年的十月十五,这一天是深甽隔水庵真君大帝的诞辰纪念日。真君大帝是南宋抗金名将许宗泽元帅,为纪念他的丰功伟绩,也希望他能保佑当地百姓而举行庙会。庙会从十月十三开始至…
宁海龙舟雕刻技艺
宁海龙舟雕刻技艺是工艺品龙船的一种,取材于紫檀木、黄杨木、古沉木、香樟木、椴木等原材料,在雕刻技艺上取玉雕、竹雕、牙雕之精华,发挥木雕特技,精雕细琢而成。运用拉花、浮雕、圆雕、镂空雕和线雕等,与古建筑…
山后张武术
山后张姓人遵循“不怕苦,不怕死,一生锻炼”的祖训,世代练武,尤精通南拳与齐眉棍术。到该村-张开荣(字文成),人称“文成老本”(宁海当地称会武术的人为“老本”),得到进一步发扬,山后张村人在日常的练习中…
宁海乱弹
宁海乱弹的形成在清代乾隆时期。民国后期是乱弹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当时宁海的演出市场中占据统治地位。兴盛时期有戏班子上百个。乡间一些较大的村落都组织有一个戏班子,以唱平调、山坑调和乱弹为主,俗称“昆高乱”…
箍桶技艺
箍桶是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在木业制作行业中又称为圆木作。在木制家具一统天下的年代里,箍桶匠是五行八作中与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相关的行当之一。箍桶匠的活计制作一般有下料出粗、刨斜边、拼板上箍、铲沟槽上底、…
宁海刻纸
刻纸是我国一种优美的民间艺术,是剪纸技艺的延伸。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植在人民大众之中,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古代有剪刻彩纸迎新春的习俗。立春之日,民间剪刻彩纸为花,贴于墙壁、窗户、灯笼之上,大家相互观…
西岙行大龙
西岙正月十八夜行大龙是一种古老的民间龙信仰活动。以制龙、行龙、祭龙等形式,强调龙的形象,龙的神威以及它与人的亲和关系,表达当地对龙的感情和祈求龙能为他们带来风调雨顺和吉利平安,激励家族子孙要象龙一样地…
宁海龙舞
宁海龙舞,以九节布龙为主,还有十八节龙和十三节龙,表演人数随布龙的节数而定。布龙造型生动,体小灵巧,艺人舞龙技巧高,难度大,速度快,动作丰富多变。整个舞蹈动作有盘、滚、游、翻、跳、戏等动作,主要套路有…
前童抬阁
宁海前童镇的一项民俗活动。此民俗源于明正德三年(1508)正月十四日。当时,该村村民童继乐率众兴修水利成功,村人为纪念他,于当年元宵节举办行会,制作了抬阁与鼓亭,此后这一习俗便沿袭下来。每逢是日,村民…
宁海狮舞
宁海狮舞俗称“打狮子”,又称“狮子灯”,在宁海流行盛广。相传历史上舞狮盛行的高峰时期,宁海全县共有300多个舞狮班。其历史可追溯到梁代。宁海狮舞演出在宁海各种民间艺术活动中最为突出。新春一到,宁海各乡…
粽叶编织
据史载,粽叶编织始于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宁海的粽叶编织亦古就有之,但多系孩子们在野外放牧时的游戏之作,编了就丢,丢了再编,作为一种玩乐而已。但也有少数小贩等自编自折些鸟、虫、鱼、兽之类的象形…
走遍宁波市
浙江省民俗与文化
鄞州区民俗与文化
奉化区民俗与文化
象山县民俗与文化
余姚市民俗与文化
宁海县民俗与文化
北仑区民俗与文化
慈溪市民俗与文化
海曙区民俗与文化
镇海区民俗与文化
江北区民俗与文化
全部宁波市民俗文化
宁波市地名网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