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省
>
南昌市
>
南昌县民俗文化
南昌县十大民俗文化
1.
南昌祭轿
祭轿是流传在南昌县八一、莲塘、向塘、武阳等地的一个人生礼俗。它流传至今大约200年历史。男方在迎娶新娘的那天,对即将去接新娘的轿子的一种祭祀仪式。祭轿仪式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一、洒酒祭轿;在轿子里外洒上自家酿的白酒,寓意祭拜天地。二、燃烛照轿;用点燃的红蜡烛在轿子里烘一烘,寓意红红火火。三、彩绢掸轿……
2.
南昌锣鼓十八番
锣鼓十八番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打击乐器表现形式,南昌县八一乡胡华村、塔城乡凤岗村、冈上镇黄台村等地都有锣鼓十八番。流传至今已经有300年历史了。其曲牌众多,打法多样,气氛热烈,表现丰富,形式多样。即可单独表演,也可为民间舞蹈伴奏,是南昌县地区欢庆节日、婚庆喜事中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锣鼓十八番通常以板……
3.
南昌塔城豆鼓制作技艺
豆豉是江南百姓十分喜爱的传统食品,出产地众多,南昌地区中首推南昌县塔城乡豆豉品质量佳。《楚辞·招魂》中有“大苦咸酸,辛甘行些”的诗句。这里的“大苦”,据说就是豆豉。至今,江西人还有爱吃豆豉的习惯,如“稻香园豆豉”,就是地方名优特产之一。塔城豆豉手工精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塔城豆豉第二十一代传人李……
4.
南昌向塘灯棍节
向塘灯棍节,江西地方民俗之一,俗称“竖神灯”。源起南昌县境内港头胡氏,距今已有320多年历史。主要流传分布在南昌、新建、安义等县。灯棍节属于民间自创形成的一种祭祀形式,是村里祭祀祖先、传承祖业、祈求平安的一个传统习俗。请客邀友、观灯看戏,举行欢庆大典,家家户户宾客汇集,燃放鞭炮,是当地每年最为热闹的……
5.
南昌蒋巷黄河灯
在南昌县蒋巷镇北望、白岸等地,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习俗,那就是在每年的正月初四到初六,在村落边的河滩沙地上,摆上据说从上古流传下来的黄河阵。灯阵由两米多高的竹竿构成,大约每间隔一米就竖着一根或红或绿的竹竿,竹竿上面则有一盏莲花底座的彩灯。据当地传说,黄河阵由通天教主金箫、银箫、碧箫三姐妹所创。千百年来,……
6.
江西板龙灯之南昌塔城板灯龙
塔城“板灯龙”是人们在节日和农闲时所进行的一种表演,其历史可谓久远。塔城板灯龙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发展,逐渐形成规模宏大、场面壮观、阵容齐整、形式完备的民间传统舞蹈。南昌县塔城乡北洲村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长期的水上生活使他们强风暴雨等气象灾害的侵袭,加上古代科学技术的落……
7.
锣鼓十八番
锣鼓十八番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打击乐器表现形式,南昌县八一乡胡华村、塔城乡凤岗村、冈上镇黄台村等地都有锣鼓十八番。流传至今已经有300年历史了。其曲牌众多,打法多样,气氛热烈,表现丰富,形式多样。即可单独表演,也可为民间舞蹈伴奏,是南昌县地区欢庆节日、婚庆喜事中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
8.
南昌采茶戏
南昌采茶戏,江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俗称“灯戏”、“三角班”,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县塔城乡凤岗村刘蜀陡等人合办岗下刘家戏班,编排大戏演出,演员行当由二旦(青衣、花旦)和小丑,增加了小生、老生、大花、小花彩旦等行当,一直沿用至今。1927年南昌采茶戏从乡村进入南昌市,1953年,被……
9.
三江抬故事
三江抬故事自唐末宋初便流传于三江镇南街村,每年正月十三和农历八月十八是三江镇南街村蔡家举行抬故事的日子,至今已流传近千年之久。抬故事,顾名思义就是将装扮成故事里人物的演员,用故事架(一张四方的桌面,面积约130cm*130cm,四个桌腿很短,约20cm高;四周围了一圈矮矮的铁栅栏,约10cm-15c……
10.
塘南贺郎歌
塘南贺郎歌流传于南昌地区乡村,是举办婚庆礼仪、洞房花烛之夜必备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其曲目众多,歌词文采飞扬,表现形式丰富、气氛热烈。既有一人独唱部形式,也有众人共同喝彩环节,是南昌县地区婚庆喜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塘南贺郎歌多为一人领歌,众人喝彩,并有唢呐伴奏。以唱两首贺郎歌吹奏两首唢……
走遍南昌县
南昌市民俗与文化
南昌县民俗文化
进贤县民俗文化
安义县民俗文化
新建区民俗文化
东湖区民俗文化
青山湖民俗文化
西湖区民俗文化
青云谱民俗文化
红谷滩区民俗文化
全部南昌县民俗文化
南昌县地名网
全部南昌县民俗文化>>>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