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省
>
上饶市
>
婺源县民俗文化
婺源县十大民俗文化
1.
婺源徽剧
婺源徽剧,江西古老剧种,属皖南徽剧的一个支流。以婺源县为中心,流行于赣东北的浮梁、乐平、鄱阳和浙江开化等地。清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后,皖南地区创办的老庆生、彩云、同庆、大阳春班,被称为京外四徽班。嘉庆三年,婺源人曹振镛回乡祭祖带来了皖南徽班华廉班进入婺源。光绪年间,京外四大徽班陆续在婺源落地生……
2.
婺源三雕
婺源三雕,即古建筑中砖、石、木三种民间雕刻艺术的总称,多运用于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和牌坊等建筑上的装饰部件。在婺源凡有古村落、古建筑的地方就有美不胜收的婺源三雕。婺源三雕艺术的出现,最早见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沱川理坑余懋学“尚书第”建筑上的装饰画。清顺治十六年(1659)余维枢新建的……
3.
婺源绿茶制作技艺
婺源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茶叶产地依山傍水,滩环深溪,壁生云海的优越自然环境,湿润肥厚的土地,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公元760年前后,茶圣陆羽论述茶叶出产地时,称“歙州茶生婺源山谷”,表明婺源当时已是歙州的主要产茶地。公元865年杨华所著的《膳夫经手录》记载:“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杂木叶”。制造方法如《……
4.
婺源歙砚制作技艺
婺源歙砚制作技艺(第一批国家级)砚,具有实用和欣赏的双重价值,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婺源制砚历史从唐开元(713—741年)中叶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上婺源属安徽歙州(后改徽州)之辖地,歙砚石材产于婺源县龙尾山,古时“以州名物”……
5.
江西板龙灯
江西板龙灯(第四批省级)婺源板龙灯又称板桥灯,是一种大型游动性的观赏灯彩。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分布于全县各大乡镇及自然山村,每逢春节期间均有迎灯舞龙的习俗。板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及灯撑四个部分连接而成,全龙长短不一,短者五、六十板,长的可达一百余板,约200余米。伴随龙灯的还有头牌、蓬灯、凉伞、狮……
6.
婺源甲路纸伞制作技艺
婺源甲路纸伞制作技艺(第四批省级)婺源纸伞制作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南宋时期。其尤以婺源甲路所产纸伞最为有名,素有“金溪斗笠甲路伞”之誉。康熙年间所修《县志》即已将甲路伞列入《货属篇》。民国二十五年(1936),“甲路纸伞”被选为国际博览会展品。婺源纸伞制作工序全为手工,取材用料考究、独特,综合应用了……
7.
婺源抬阁
婺源抬阁(第三批省级)婺源抬阁主要流传于赋春镇甲路村一带,也称抬阁戏,婺源抬阁就是抬着的小戏台。戏台由基阁、中盘架和上盘架三部分组成,约有二平方米大小,周围饰以雕栏,挂上青纱帐幔,饰以龙、凤、鹤、祥云、水花等彩灯。基阁左右各有铁环二个,以长木穿过,四人或八人扛抬。上盘架是装扮成各种不同戏剧人物、故事……
8.
婺源豆腐架
婺源豆腐架(第三批省级)婺源豆腐架属农耕文化产物,原是当地百姓用驱魔逐疫,降吉纳福和祈求风调雨顺的一种民俗活动。以后又演变为传统节庆日烘托喜庆气氛而展示。每逢重大喜庆节日乡民就会自发组织起来,制作各式剧目的豆腐架、游街巡村,久之逐成习俗。早在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江湾店联就有关于豆腐架的民间记载……
9.
婺源乡村文化
婺源乡村文化(第一批省级)婺源乡村文化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文化发轫于秦初,崛起于南宋,鼎盛于明清,不仅包括独具特色的徽州商帮,新安理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徽派建筑,还包括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州民间工艺和徽菜等。涵盖了哲学、经学、史学、医学、科学、艺术等诸多领域,是中国传统……
10.
婺源茶艺
婺源茶艺(第一批省级)婺源产茶历史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千年茶乡的茶农、茶妇、茶商、茶客们,在产茶、制茶、贩茶、品茶的悠久历史习俗中,孕育、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婺源茶艺。在婺源流传至今的茶艺表演节目有:农家茶、新娘茶、文士茶等。其广义的内容除表演外,还包括茶亭、茶歌小调、茶画等等。狭义的茶艺……
走遍婺源县
上饶市民俗与文化
玉山民俗文化
婺源县民俗文化
铅山县民俗文化
鄱阳县民俗文化
广丰区民俗文化
弋阳县民俗文化
广信区民俗文化
万年县民俗文化
信州区民俗文化
德兴民俗文化
余干县民俗文化
横峰民俗文化
全部婺源县民俗文化
婺源县地名网
全部婺源县民俗文化>>>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