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北省
>
恩施州民俗文化
恩施州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恩施板凳龙
恩施板凳龙源自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楠木园村杨家家传武术“板凳拳”,由“板凳拳”招式演变发展而来,最初形成时期大约在清末至民国初年。杨家祖居湖南,约在300年前迁移而来,数代习武,其子孙于农闲之余为强身健体…
太阳河民歌
恩施市太阳河民歌大体可分为号子、山歌、田歌、灯歌、小调、风俗歌、儿歌、宗教歌等8类,约30多个歌种。太阳河号子豪迈、粗犷、淳朴、自然。旋律常为上扬进行,曲调方整,节奏具有较强的律动性。演唱方式多为一领…
来凤打安庆
打安庆是以唢呐、笛子分别与锣鼓乐配合成一体的民间吹打乐,亦称“打安寝”“打安请”等,在来凤县大河、旧司镇境内广泛流行。凡民间祭祀、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活动中都有表现。安庆音乐流传广泛,不仅娱悦人们身心,…
建始南乡锣鼓
建始南乡锣鼓发源于建始县高坪镇干沟村,广泛流传于建始县高坪、三里、龙坪、红岩、花坪等乡镇以及巴东县绿葱坡、大支坪等地。它是在本地锣鼓的基础上,融合外来戏曲艺术而成的,由“干牌子”“行路调子”“坐堂调子…
鹤峰山歌
鹤峰山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既是劳动的山号子,又是生活的浪漫诗。鹤峰,是湘、鄂、黔、渝的文化融汇之地,其溇澧腔韵历练而成的鹤峰山歌,别具一格,异彩独放。鹤峰山歌是大山中的鹤峰各族人民面对高山峡谷、飞流瀑…
恩施五句子山歌
恩施五句子山歌是一种结构形式独特的民间歌曲品种,它的历史渊源无据可考。恩施自治州所辖八县市有大量的五句子山歌作品存世。2011年6月,恩施五句子山歌入选湖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句子山歌以…
宣恩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又称山锣鼓、打闹歌、打锣鼓、挖土锣鼓等,是流行于武陵山区的劳动生产歌,是土家族、汉族薅草时节以锣鼓伴奏形式演唱的一种长歌,是劳动生产与音乐相结合的民间艺术形式。2008年6月,宣恩薅草锣鼓被…
猴儿鼓
猴儿鼓也称为苗鼓,是鄂西南苗族人民在还大牛愿(也叫椎牛会或椎牛节)时,进行“踩鼓”仪式中的一种民间祭祀舞蹈,因模仿猴子各种习性与击鼓姿态而得名。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传统艺术,多年来,宣恩县不断加强对猴儿…
恩施玉露制作技艺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恩施玉露是我国现存唯一的蒸青针形绿茶,主要产于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和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五峰山一带。2…
坝漆制作技艺
利川市是名冠全球的“坝漆之乡、“坝漆”因产于本市毛坝镇而得名。“坝漆”又被誉为“国漆”,素有“涂料之王”的美称。坝漆的前世坝漆,是指主要产于咱们利川市毛坝镇的生漆。生漆,俗称“土漆”,又称“国漆”或“…
利川灯歌
利川灯歌是利川民间逢年过节、喜庆-,载歌载舞,划地为台,以彩龙船为道具的民间演唱形式。古时,只在春节元宵演唱。由于其演员化妆、舞姿已具戏剧雏型,所以俗称“灯夹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利川灯歌逐渐与…
地龙灯
地龙灯,俗称“巴地梭”,现流传于恩施州来凤县的大岩板、板沙界两个相邻的土家山寨,是酉水流域来凤土家族的一种独特的民间灯舞。2011年5月,地龙灯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地…
南剧
南剧是流行于恩施州境内具有深刻影响的地方大剧种之一,常在庙台演出,又长于演唱连台大戏,俗称“施南调”“高台戏”。南剧剧目丰富,号称“八百出”,但实际是不止这个数,现存的手抄本剧本就有1300多个,剧目…
来凤三棒鼓
来风旧司乡岩朝门村三棒鼓,属于祖传,历史很悠久。相传岩朝门田氏三棒鼓,近十代在鄂、湘、川、黔边区享有盛名,广为流传,其抛刀绝活精彩绝伦。演唱内容现场发挥,演唱特色,是把有一定重量有锋利的铁器,轮番的抛…
草把龙
流行于来凤县革勒车乡、三胡乡一带,“龙身”全部用稻草扎成,长约8到10米,以棍托举,轻巧灵活,表现出“龙”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的各种形态,极具泥土气息。…
走遍恩施州
湖北省民俗与文化
来凤县民俗与文化
利川民俗与文化
鹤峰县民俗与文化
宣恩县民俗与文化
巴东县民俗与文化
建始县民俗与文化
恩施市民俗与文化
咸丰民俗与文化
全部恩施州民俗文化
恩施州地名网
[第1页]
[2]
[3]
[4]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