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清远市民俗文化
清远市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瑶族布袋木狮舞
三水瑶族乡位于连州市的西北部,东与本市瑶安瑶族乡相连,南接本丰阳镇,西与湖南省的蓝山县交界,北与湖南省的蓝山县、临武县接壤,总面积1381.1平方公里,全乡辖4个村委会,3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23…
连南瑶族长鼓舞
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粤北山区西北部,瑶族长鼓舞就流传在其境内的排瑶村寨中。瑶族长鼓舞是排瑶祖先在隋唐时期迁徙到连南时一同传入的,随着耍歌堂的兴盛而兴盛。长鼓舞属广场性的喜庆舞蹈,有36套表演程式,可分单…
佛冈舞被狮
“舞被狮”是佛冈县汤塘镇围镇村的刘氏家族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习俗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佛冈刘氏祖先南迁于公元1131年,后从南雄珠玑巷南迁广州大梁、从化,继又由从化迁佛冈水头王…
唱春牛
流行在阳山黎埠、黄坌一带的民间表演唱春牛,已有200年历史。唱春牛的唱词与表演集概括性、象征性、趣味性和群众性于一体,表演由个人领唱众人和唱,边唱边舞,旨在表现村民在春耕时节团结协作、勤于农事、忙于生…
禾楼歌
禾楼歌又叫南歌,是清远本土民间歌唱艺术。起源于明末清初,流传于今清新县的清西平原区一带。歌词一般每七字为一句,逢双句押韵,盛大节庆赛歌时,要搭两个“三丈六”高的“禾楼”,歌者在上演唱,分为-和-两方,…
十样锦
十样锦锣鼓流传于连州市星子语系地区,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吹打乐。其锣鼓点有独特风格,配上高亢洪亮、灵活清新的唢呐伴奏,场面欢快、热闹。乐器有高边锣、小锣、硬锣、高边鼓、扁鼓、芒冬鼓、木鱼、中钹、小…
瑶族八音
连山瑶族同胞在办结婚、新居进宅、寿诞等喜事时,常吹奏八音助庆,有时在春节元宵,相约同好也吹奏一场,为节日增添喜庆热闹气氛。瑶族八音主要流传于三水瑶区,一般由八个人组成:敲打鼓、锣、铙各一人,吹唢呐二人…
壮族八音
连山壮族八音,源于敲击“车(钹)、督(鼓)、蒙(锣)”三种乐器的“三音”发展而成。“三音”乐器门类少,敲击起来气氛不够热烈,一些艺人便在敲击过程中不断增加一些乐器,并由一人同时操作三种乐器到由七八人分…
壮族三音
壮族吹打乐三音,是流传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南片壮垌的福堂、永丰等一带。这种吹打乐在壮垌红喜、白喜的日子或场所选择不同的曲调吹打演奏的。为红喜的日子增添了热闹的气氛;在白事送葬的活动中,能表达深切的怀念…
大神会
大神会是连州市保安镇每年重阳节必开展的民间传统活动。大神会源于唐代保安人黄保义在京城扶正压邪而使朝廷国泰民安,黄保义功成身退后将京城的重阳盛世会(大神会)带回家乡保安延续至今的传说。保安的大神会是一种…
连南排瑶开耕节
连南县南岗千年瑶寨开耕节,是当地瑶族人的祭祀仪式,除了祈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还告诫大家开耕了。开耕节保留了农耕文化的所有要素,是排瑶最重要的民俗文化之一,是排瑶口述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形式。…
连山瑶族婚礼
连山瑶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和族内婚制,少与他族(包括不同方言的瑶族人)通婚,早婚比较突出,但婚后一般都能和睦相处,极少离异,丧偶再嫁也不受歧视。过山瑶男女青年古今有女子“出嫁”和男子“入赘”(招郎婿)的习…
豆腐节
“豆腐节”是佛冈县高岗镇社岗下村林氏族人元宵上灯习俗中独具特色的一项民间活动。据林氏族中长辈介绍,豆腐节的起源大约在公元1609年。那年正月十三林氏村民在祠堂上灯吃斋时,一位村民无意中将豆腐弄到另一位…
英石假山盆景传统工艺
英石假山盆景传统工艺,是流传于广东省英德市的特色手工技艺手,是当地的能工巧匠,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创造出生动的造型,来表现人们的传统审美观念、文化态度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汉族传统艺术,在2008年,被列入我…
瑶族耍歌堂
位于粤北山区西北部的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是我国惟一的排瑶聚居地,也是耍歌堂流传的地区。耍歌堂是瑶族一项大型文化活动,主要流行于三排(含南岗)、涡水、大坪、香坪(含盘石)、三江(含金坑)等6个镇的排瑶…
走遍清远市
广东省民俗与文化
连州民俗与文化
连山县民俗与文化
清新区民俗与文化
英德民俗与文化
阳山县民俗与文化
连南民俗与文化
清城区民俗与文化
佛冈县民俗与文化
全部清远市民俗文化
清远市地名网
[第1页]
[2]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