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
>
鄂尔多斯市民俗文化
鄂尔多斯市十大民俗文化
1.
成吉思汗祭典
成吉思汗陵是历史伟人成吉思汗英灵供奉之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原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霍洛苏木,这里具有独具一格的成吉思汗传统祭祀活动。成吉思汗1227年病逝后,按照当时的习俗实行了秘葬。蒙古族为了纪念自己最杰出的领袖,在漠北高原建立了成吉思汗陵寝“八白室”(即八座可以移动的白色蒙古包),收集……
2.
鄂尔多斯婚礼
鄂尔多斯婚礼发源于古代蒙古,形成于蒙元时期。15世纪,随着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进入鄂尔多斯地区,祭祀成吉思汗的“八白室”安奉在鄂尔多斯境内的甘德尔敖包上,蒙古族的鄂尔多斯婚礼便以其特有的仪式程序流传在鄂尔多斯民间。鄂尔多斯地区至今仍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鄂尔多斯婚礼的仪式程序,并使其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礼仪化、……
3.
鄂尔多斯古如歌
蒙古族歌唱艺术主要包括长调与短调的民歌以及呼麦。蒙古族长调民歌和呼麦列入世界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需要细化了解的是,2008年,“蒙古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科尔沁叙事民歌、鄂尔多斯短调民歌、鄂尔多斯古如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其中,……
4.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素有“歌海”之称,孕育了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底蕴。鄂尔多斯地区传统音乐门类齐全,民间音乐、宫廷音乐、祭祀音乐和宗教音乐都很发达。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风韵独特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密不可分,历史上游牧民族交替入住鄂尔多斯,自然留下了自己音乐印记;西夏王朝统治鄂尔多斯约150年,无疑对鄂尔多……
5.
漫瀚调
漫瀚调。汉语译意为沙漠调。民歌的一种形式。主要流行于蒙古、汉杂居的伊克昭盟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和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等地。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下,漫瀚调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96年,准格尔旗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漫瀚调)”;2007年6月,准格尔旗漫瀚调被自治区……
6.
蒙古族牛肉干制作技艺
牛肉干历史悠久,蒙古族先民在森林狩猎时代就有风干余肉的技能和习俗。随着游牧生活的出现,草原牧民就有了凉晒牛肉干的生活习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所率领的蒙古铁骑,征战欧亚大陆就是用牛肉干做军粮。当时,大概三斤多新鲜牛肉,风干后炸熟才能制作出一斤牛肉干,相当于古代的压缩饼干。它易于保存,营养丰富,嚼食有味,……
7.
乌审走马竞技
乌审走马竞技,是群体性体育传承项目。蒙古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走马的驯养技艺。乌审马堪称草原文化的象征,自古以来,乌审人民崇尚走马,热衷走马竞技,将骑走马、驯养走马视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无比荣耀的精神需求,逢年过节举行走马比赛成为常态,从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乌审走马文化。乌审走马,源于乌审……
8.
民间信俗(六十棵榆树祭)
六十棵榆树祭是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巴彦希里嘎查榆树壕保存着的传统蒙古族祭树活动,每逢农历五月初三举行。巴彦希里榆树壕的祭树活动同传统蒙古族祭树活动有所不同,但也是由来已久,留下很多传说,比较信服的传说是:榆树壕所处的地点是一处古驿站和驿道,地名叫珠和(原珠和苏木),因地上挖满“灶火”(蒙汉同音同意)得名……
9.
察干苏力德祭
察干苏力德祭祀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察罕苏力德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每月初三都要举行月祭。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是小祭,正月初三是春祭;五月初三是夏祭(祈祷花香草美,牛羊肥壮,奶食丰产,妇幼安康);六月初三是赞美成吉思汗丰功伟绩,讴歌察罕苏力德……
10.
灯游会
灯游会:东胜民间社火灯游会是东胜区人民逢年过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是人们祈求平安、幸福的场所,是东胜区人们进步、文明、和谐、富裕的缩影,是东胜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遍鄂尔多斯市
内蒙古民俗与文化
乌审旗民俗与文化
东胜区民俗与文化
杭锦旗民俗与文化
鄂托克前旗民俗与文化
准格尔旗民俗与文化
达拉特旗民俗与文化
康巴什区民俗与文化
全部鄂尔多斯市民俗文化
鄂尔多斯市地名网
全部鄂尔多斯市民俗文化>>>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