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淮安市民俗文化
淮安市民俗文化介绍第14页
蒋氏骨伤膏药
膏药制作技艺(蒋氏骨伤膏药制作技艺、邱氏烫伤膏制作、徐州祛腐生肌膏医药、吴氏膏药)扩展涟水县、兴化市,徐州市,盐城市亭湖区蒋氏骨伤膏药制作技艺为清朝光绪年间十六年,安东(今淮安涟水)蒋玉成集多年所学,…
浦楼白汤酱油酿造技艺
浦楼白汤酱油酿造技艺是选取优质小麦粉,采取传统酿造技艺酿制独具特色的白汤酱油的传统手工技艺。淮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盛产优质小麦,加上“运河之都”的社会经济地位带动了淮扬菜系的蓬勃发展,从而对酱作业的…
码头汤羊肉烹饪技艺
羊肉烹制技艺(藏书羊肉制作技艺、码头汤羊肉烹饪技艺)淮阴区码头镇是千年古镇。历史上,这里曾商贾云集,十分繁盛。许多人从河南、山东,甚至新疆、宁夏迁徙到此开铺经商。其中有不少人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民,他们…
淮安全鳝席烹制技艺
淮安全鳝席烹制技艺历史沿革淮安全鳝席,是以黄鳝为主食材,经烧、炒、烩、煨、炖、煮、汆等各种烹饪技艺烹制而成。全鳝席的形成,距今已近300年历史,《清稗类钞》共列举了中国五种全席:满汉全席、燕窝席、淮安…
淮帮菜烹制技艺
淮帮菜烹制技艺,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淮扬菜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欢迎,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淮扬地区的漕运、治河、盐务、榷税、交通五大支柱萃聚,南来北往的…
淮海琴书
淮海琴书淮海琴书,又名“扬琴书”,亦称“打蛮船”等,流行于淮安、徐州、宿迁、连云港、鲁南、皖北一带。淮海琴书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上可追溯到1350年前后,其源头属于邱祖龙门派体系。邱祖的十大门徒中…
盱眙黄梅戏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
三河花船
渊源与分布“花船舞”,又叫“玩花船”、“撑旱船”、“走水子”,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在淮安各地都有分布。起源于隋唐时期,洪泽地区则相传“花船舞”是明朝洪武年间,洪泽湖渔民为纪念刘基修建洪泽湖大…
朱元璋传说
朱元璋传说传说渊源及流布情况“朱元璋传奇故事”主要流布于淮安市盱眙县及周边地区。朱元璋(公元1328年~1398年),原名朱重八,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人,少时家境困苦,放牛作工,相传放牛时…
淮安灯谜
谜语(淮安灯谜)扩展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灯谜又称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但人…
阙氏膏药制作技艺
阙氏膏药制作技艺阙氏膏药制作技艺源于清乾隆年间,阙尚志(1790年—1861年),邳州人氏,18岁从军,拜师学医,专治八旗士兵搏击时的跌打损伤,离开军队后在民间开设医馆,以行医为业。阙尚志之子阙广庭,…
钦工肉圆制作技艺
钦工肉圆制作技艺历史渊源及分布情况钦工肉圆制作技艺,一说是明末一钦差大臣在钦工当地督查河工,崇祯皇帝南巡时经过此地,钦差选派当地有名厨师烹制具有地方特色的菜以取悦皇上。当地一家李记肉馆将精瘦肉用刀背锤…
金湖剪纸
金湖剪纸是江苏省金湖县的特色剪纸艺术,是造型简洁夸张,繁简疏密恰当,装饰质朴合理,连接巧妙美观,是写实与变形的和谐统一,经过以心造型、以理造型、以趣造型而演化成的一种审美艺术。它集装饰性、观赏性、知识…
闵桥莲湘
莲湘(闵桥莲湘)历史渊源莲湘,是一种许多民族和地方都喜爱的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于清末传入淮安地区,并在洪泽、金湖、楚州、涟水等地广泛流传。莲湘的产生,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明末清初时期,因战事频…
洪泽湖渔家婚嫁礼俗
流布区域:《洪泽湖渔家婚嫁习俗》主要在洪泽湖水域及周边地区的渔民中流行。历史沿革:洪泽湖渔民婚俗源于清代,渔民都因吃住在“连家户渔船”,除了做渔市生意,一般不和陆上的居民来往,这种封建闭塞的生活环境,…
走遍淮安市
江苏省民俗与文化
洪泽区民俗与文化
盱眙县民俗与文化
淮安区民俗与文化
淮阴区民俗与文化
清江浦区民俗与文化
金湖县民俗与文化
涟水县民俗与文化
全部淮安市民俗文化
淮安市地名网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