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南通市民俗文化
南通市十大民俗文化
1.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该项目遍及南通地区各县,影响较大的作坊在如皋的石庄、通州的二甲和石港、海门的三阳、启东的汇龙及南通市区。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距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随着……
2.
海门山歌
海门山歌剧是流行于海门一带的传统戏剧剧种,它源于海门山歌,1955年发展成舞台剧。海门山歌剧团是海门山歌剧种唯一的剧团,被誉为“江海平原一枝花”。2008年6月,江苏省海门市申报的“”海门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遗产序号:593Ⅱ-94。海门山歌剧的演出范围除了……
3.
青石雕刻
青石雕刻,南通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青石雕刻主要选用质地坚硬的青石,制胚一般是150到200立方厘米的长方形石块或正方形石块,采用工艺主要是掏、切割、磨光、刻纹、尖刻、铣雕、柱雕等,使用工具有凿子、锤、钎、挫刀、切割机、柱刀,铣刀,半开尖刀等。追溯中国几千年的石雕工……
4.
通作家具拐儿纹制作技艺
通作家具拐儿纹制作技艺,南通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江苏南通及周边好多人家都有一种祖传的,用柞榛、榉木、红木等材料做的家具,如拐儿桌子、椅子、茶几等等,统称拐儿家具。南通的木匠前辈发现南通地区生长的一种叫“柞榛”的树,材质纹理与紫檀相近,非常适合打家具,但是柞榛树十柞……
5.
糯米陈酒酿制技艺
酿造酒酿造技艺(糯米陈酒酿制技艺)扩展清道光十年(1830),无锡高车渡商人蒋文枢来到海安开办蒋鼎新酱园,研制出糯米陈酒,世袭五代至玄孙蒋士达、酿酒大师张正华。1956年,蒋鼎新酱园实行公私合营,易名海……
6.
南通红木雕刻
木雕(南通红木雕刻)南通红木雕刻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种丰富,题材广泛,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上世纪50年代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全国红木看江苏,江苏红木看南通。”由此可见南通红木雕刻在全国的影响力。进入新……
7.
如皋酱油酿造技艺
如皋酱油酿造技艺,南通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如皋酱油酿造技艺,千年工艺,百年传承。如皋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富晒的水土是古法酿造酱油传统工艺实施的极佳地域。如皋酱油酿造技艺,源于先民在如皋成陆之初,就从中原带来种植大豆的技术和制作酱……
8.
酿造酒酿造技艺(海门颐生酒造技艺)
酿造酒酿造技艺(海门颐生酒造技艺)扩展颐生酒产自清末状元、著名的实业家张謇先生1894年创办的“颐生酿造厂”。创办初期,聘请了国内酿酒高师传授技术,历经数年的实践与革新,总结出一整套独特而完整的民间酿酒……
9.
南通古典家具仿旧技艺
南通古典家具仿旧技艺,南通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南通古典家具仿旧技艺,首先是古典家具的制作,而后表面再作旧处理,实际上就是文物复修的工艺。所谓古典家具,就是指仿制明代和清代早期的具有“某一特定造型风格”的硬木家具。这个时期的硬木家具多出自皇宫贵胄与文人殷实之家,从选……
10.
南通扎染技艺
南通扎染技艺扎染,古称“绞缬”。“缬”者,指有花纹的织物。染缬的用料多为丝绸、棉布。操作程序精细至极,耗工耗时甚多,加上用于染缬的丝绸底价甚高,整体价格昂贵。旧时,产品多为大内嫔妃宫娥、皇亲国戚及官宦富……
走遍南通市
江苏省民俗与文化
如皋市民俗与文化
崇川区民俗与文化
海安市民俗与文化
通州区民俗与文化
如东市民俗与文化
海门区民俗与文化
启东市民俗与文化
全部南通市民俗文化
南通市地名网
全部南通市民俗文化>>>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