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宿州市民俗文化
宿州市十大民俗文化
1.
泗州戏
泗州戏是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原名拉魂腔,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山东的柳琴戏、江苏的淮海戏同是由“拉魂腔”发展而来,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泗州戏的形成说法不一,许多人认为它发源于苏北海州一带,原是当地农民以“猎户腔”和“太平歌”等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小戏,后传入泗州并吸……
2.
渔鼓道情
渔鼓道情又称梆梆筒子,是一种安徽省的汉族戏曲剧种。敲打渔鼓配上说唱,就成了渔鼓道情这种演艺形式。渔鼓从清末开始盛行,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长的竹筒,蒙上猪护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发出响音说唱。一人边演唱边伴奏,右手拍击渔鼓,左手敲击竹板作为伴奏。流行于中国民间社会,作为一种宣扬道家……
3.
砀山唢呐
砀山唢呐是流传于安徽省砀山县的一种汉族传统音乐形式,属安徽省级非物质遗产。是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民间歌会、舞蹈、社火、节庆等的必配乐器,更是各种剧种、戏曲、舞蹈、乐队不可缺少领奏乐器之一。唢呐有独特的称谓,高音唢呐称尖笛,低音唢呐称大笛,且吹奏形式有咔腔、闷腔、咔戏,吹奏技巧有单吐、双吐……
4.
花鼓戏(宿州市)
淮北花鼓戏流行于苏、皖北部边界以内,至宿州、浍河以北这一较小区域,是极具风格的稀有剧种之一。淮北花鼓戏源于明初,50年代初期,淮北及丰、沛、萧、砀地区的民间花鼓班达百余家。淮北花鼓戏主要曲调有宿州调、浍北调、口子调平板、寒板等;舞蹈为“压花场”和“大小武场”两种,有文有武;说唱和咏唱融于一体;角色行……
5.
灵璧菠林喇叭
菠林喇叭是以落户在安徽最北部的灵璧尹集菠林村的,已故中国管乐大师周正玉等周氏族人为乐手成员的民间乐班所创造的唢呐演奏艺术。周家班自清末创始以来发展到现在,已传承家族七代,历经100多年沧桑。目前,周姓直系有男女老幼乐手共计100余人,外姓徒众上千人,形成庞大的民间音乐族群,横跨苏鲁豫皖,享誉民间海外……
6.
萧县坠子戏
坠子戏亦称“曲艺剧”,是安徽的稀有剧种。20世纪40年代初起源于宿州萧县,流行于皖、豫、苏、鲁的接壤地区。它是以民间说唱的单口坠子为基础,经过“大扬琴”、“道情班”和“曲艺剧”发展而成。坠子戏以其主奏乐器为“坠子”而得名。坠子戏的表演偏写实,许多表演程式是从当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提炼而成的,具有较强的……
7.
埇桥马戏
马戏是集动物的驯化、表演以及杂技魔术为一体的综合类民间艺术。具有惊、奇、险和幽默诙谐的艺术特点。在明末清初,宿州埇桥区蒿沟乡一带农民就盛行杂技和民间曲艺表演。清朝末年,演出已具相当规模。在20世纪20年代,以尹清云、顾传标、吴清云为代表的民间杂技艺人,率先将动物融入杂技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30年……
8.
砀山四平调
砀山四平调,起源于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是优秀稀有的地方剧种,由“砀山花鼓”演变而成。以安徽省砀山县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数百公里。据《辞海》第759页“四平调”词条:地方剧种《四平调》是“1931年在砀山花鼓的基础上吸收评剧、京剧、豫剧等的腔调发展而成。”确定了《四平调》剧种发源地是安徽省砀山县的不争事……
9.
灵璧钟馗画
灵璧素有“钟馗画之乡”声誉。该县钟馗画既保留了传统钟馗画之精髓,又善创新,赋予钟馗画当代之多姿多彩形式与内容。因此,在今日仍受广大群众的青睐。 灵璧钟馗画源于宋、盛于明清。清人齐周华在《名山藏画副本——钟馗像赞》中指出:钟馗“由道子画能通神也,无如天下 传写,渐失其真。惟灵璧所画,往往不脱吴道……
10.
灵璧皮影戏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是垓下古战场,汴河流域地,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皮影戏是众多民间艺术之中一朵鲜活、靓丽的奇葩。灵璧皮影戏是用经过化学处理过的牛皮或驴皮通过雕镂而成为剔透玲珑的皮影人物,并因类施彩,缚以操作杆操纵影人活动,把影人照映在银幕上,随着说唱和音乐的节奏而表演,以说唱内容传达完整的故事情……
走遍宿州市
安徽省民俗与文化
萧县民俗与文化
砀山民俗与文化
埇桥区民俗与文化
灵璧民俗与文化
泗县民俗与文化
全部宿州市民俗文化
宿州市地名网
全部宿州市民俗文化>>>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