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省
>
潍坊民俗文化
潍坊民俗文化介绍第5页
景芝酒传统酿造技艺
景芝酒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高梁白酒。景芝白乾酒古称景芝高烧,源于宋元,兴于明清,有1000余年的酿造历史。景芝酒采用纯粮固态发酵、按传统工艺酿造而成。在长期的传承实践中,形成了这样的酿酒秘诀:“原料为当…
潍坊嵌银髹漆
潍坊红木嵌银髹漆是以名贵红木、天然漆和金银丝为主要原料,在红木器具上精工雕刻、镶嵌金银丝的独特制作技艺。清道光年间,铜首饰艺人姚学乾在为金石学家陈介祺修复文物、为古玩配制底座、撑架等过程中,与拓裱艺人…
卤水制盐技艺
寿光制盐起源于商、周时代。据《尚书•禹供》载,这一带“海滨广泻,厥田斥卤……厥贡盐稀”;商周时期用陶罐纳卤煮海,称之“煮海为盐”;汉代,煮盐改为煎盐;明朝,煎盐改为熬盐;清初,开始滩田晒盐…
东镇沂山祭仪
东镇沂山祭祀礼仪,是历代帝王对东镇沂山的“望秩之礼”。商周之前,祭祀时间为阴历二月,隋唐以后为阴历的“立春”,民国以后的民间祭祀为阴历四月初八。沂山又名东泰山,古称“海岳”、“神岳”,素享“五镇之首”…
玉皇演驾
早年间,峡山顶上有一座庙宇,名曰“玉皇庙”,建于明永乐年间,庙宇宏伟,松柏参天,是周边十里八乡祭祀玉皇大帝的神坛。《昌南县志·民俗》载:“南埠峡山玉皇庙正月祭典甚盛,半月香火不断,民众集于殿堂之下,峡…
峡山庙会
峡山庙会开始于明朝末年,原本只是香火会。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四月初八、九月初九为峡山山会日,远近的香客汇集到峡山玉皇庙、娘娘庙前焚香还原,祈求平安。随着年代的变迁,各地商家开始在香火会当日趁机赶会销货…
丈岭大秧歌
秧歌是一种简单易学的民间文艺形式。在新中国成立前兴起,建国初期得到大发展。峡山境内原以“白家营秧歌”最为兴盛。它的兴起,与“演驾”是分不开的。相传,玉皇大帝爱看秧歌,所以每举行“演驾”,白家营就表演秧…
朱汉手工地毯制作技艺
地毯是一种历史悠久、世界性的产品,最早以动物毛为原料编织而成,可铺地、御寒湿及坐卧之用。地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的中东巴比伦王国、苏美尔王国和亚述王国。在我国,早在1800多年以前的西汉时代…
阎氏铜器铸刻技艺
铜器雕刻作品多见于铜印、铜墨盒、铜镇纸等。如铜印章起源于商末,兴盛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3000余年,而且使用范围广、数量大,被历代统治者作为官印或私印。铜印的印面以方形为主,也可见到极少数的菱形和圆形…
潍坊烤烟
潍坊烤烟色泽桔黄、油分足、气味香、燃烧性强,驰名国内外,种植面积保持在18万亩左右,烤烟的产量和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全国30多家卷烟厂使用,并远销欧洲和美国、日本等国。临朐种植烟草已有400多年的历…
崔字牌
潍坊瑞福油脂调料有限公司是全国实力最强的小磨香油专业生产厂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被授予“中华老字号”,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公司生产的“崔字牌”小磨香油及系列芝麻制品销往山东各地、浙江、…
潍城小磨香油
潍城小磨香油最早产于潍城区于河街道崔家村。崔家村也被当地人称作崔家庄。明洪武初年,-县崔氏三兄弟迁居至潍县城西大于河(旧称大圩河)西畔,并以姓氏命名为崔家庄。当时崔氏聪慧手巧,用小石磨将炒好的芝麻磨成…
潍城布玩具
潍城布玩具起源于民间。清乾隆年间,潍县城乡青年妇女,常用布料缝制一些生活用品和装饰品,用来美化生活,表达美好意愿。如缝制的虎头帽、猫头鞋等,穿戴在小孩子身上,既把孩子打扮得威武漂亮,又寓意消灾避祸,健…
柳毅传说
“柳毅传书”的传说是我国历史上流传最久的民间传说之一。与梁祝、天仙配、白蛇传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神话传奇故事。最早反映“柳毅传书”的文学作品唐传奇《柳毅传》见于《太平广记》,出自-陈翰所编《异闻集》中,…
山东清音
又名“平调三弦”、“平调清腔”,为山东稀有曲种之一。清末,由青州武大锣传至济南,再由其徒梨花传至济宁,授徒程四妮,四妮再传王凤玉、王凤仙,后分别传至曹州、濮阳。1900年左右,徐州曾有演出。后因其曲调…
走遍潍坊
山东省民俗与文化
寿光民俗与文化
临朐县民俗与文化
诸城民俗与文化
昌邑民俗与文化
安丘民俗与文化
青州民俗与文化
潍城区民俗与文化
高密民俗与文化
寒亭区民俗与文化
昌乐县民俗与文化
坊子区民俗与文化
奎文区民俗与文化
全部潍坊民俗文化
潍坊地名网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