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省
>
商丘市民俗文化
商丘市十大民俗文化
1.
商丘四平调
四平调是由苏北花鼓演变而成的,在民间曾有“四拼调”的俗称,1930年左右由化装演唱演变为登台着戏装演唱。四平调以花鼓为基础,同时又大量吸收了其他姊妹剧种的艺术营养,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艺术风格。女声在质朴之中不失委婉俏丽,男声则高昂豪放、刚柔兼备,保留着较强的说唱特征。四平调流布范围较广,河南、……
2.
张弓酒传统酿制技艺
张弓酒酿造历史悠久。商代葛伯国(今宁陵县)城西南约三十里一村寨,有勇士张弓,忠勇侠义,时逢战乱,主动戌边。家中新婚妻子忠贞贤惠,因惦念夫君,逢饭时盛一碗,置于在桌上,以示眷念。时后,不忍弃,置于瓮,时久,积攒一大瓮。张弓抗敌得胜,荣归故里,夫妻团圆,妻述离别相思之苦,张弓视瓮中饭食,被妻厚意所感,示……
3.
庙会(商丘火神台庙会)
火神台又名阏伯台,坐落在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位于商丘市平原路南段,距连霍高速公路商丘西出口仅500米。为自然土丘加筑夯土层而成,原高约35米,因为淤积和冲刷,现距地面10.5米,台基周围约270米。台上有阏伯庙,正殿3间、配殿2间、拜厅3间及钟鼓楼。阏伯庙初建于元代大德年间,距今有700多年。……
4.
孔子祖籍和孔姓传说
至圣先哲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为我国儒家的创始人,曾修纂《春秋》,整理《诗》《书》等,在哲学、政治上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自汉代以后2000多年,成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在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地带,有关孔子祖籍地与……
5.
商丘剪纸
豫东剪纸多取材于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反映民风民情,汲取皮影、泥塑、木偶、刺绣、民间印染传统工艺的营养。商丘市夏邑县火店乡马庄村的剪纸艺人邹素云,因剪龙闻名海内外,被誉为“中华龙女”。她以纯朴的感情将心中之龙趣味化、感情化、人格化,她的剪纸构图新颖,剪法娴熟、不勾、不描、随心所欲,一剪而成。1995年……
6.
肘歌
北宋时期就有的肘歌自清朝从山西传入宁陵县南关后,至今已有近300的历史。目前,宁陵县南关肘歌是豫东一带唯一的一个肘歌会,去年,这支表演队伍曾在华商文化节上精装盛演。通俗讲,肘歌就是一人用肘举着一个小孩,表演者为成人和4岁到6岁的儿童。成人拿着剑、枪、葫芦等,肩上站立一儿童,摆出各种造型给人一种神秘莫……
7.
锔缸挑
在河南省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中,有一种舞蹈叫锔缸挑舞。目前,这种舞蹈的唯一传承人是民权县老颜集乡的桑胜杰。在京九晚报商丘边界行采访组到老颜集乡时,记者走访了桑胜杰,观看了他表演的锔缸挑舞。锔缸是民间手工艺人的一种绝活,艺人们在走街串巷时肩挑着挑子,这种挑子十分沉重,人们为了节省体力,在行走时就……
8.
二鬼摔跤
二鬼摔跤是一人背驮着二鬼摔跤道具而进行表演的民间舞蹈,又叫“二娃摔跤”、“二喜摔跤”。主要流传于夏邑及周边县市民间。表演时,表演者背驮二鬼摔跤道具,通过表演者腿、背、臂等综合协调动作,给观众以两个“鬼”在摔跤的外观表现。此民间舞蹈已流传上百年,现面临失传境地。近期,二鬼摔跤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第一批非物……
9.
庆丰花鼓舞
在商丘大地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民间绝技——花鼓舞,花鼓舞以其夸张的生活动作、绝妙的武术动作和生动的动物模仿,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看,咱豫东大地上这支花鼓舞队的表演,那可真叫精妙绝伦!带头表演的是已年过70岁的赵明亮老人。据老人介绍,梁园区李庄乡侯庄花鼓舞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当时该村周凤潜幼年家境贫寒,为……
10.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吹奏乐器,同时也是宗教音乐的主奏乐器。据《夏邑县志》记载,自明朝洪武四年建城隍庙起,管子一直作为古乐器被保留下来。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各地庙宇和道观逐渐废毁,管子音乐流入民间。管子与寺院共兴衰管子在夏邑县最兴盛期是清朝至民国期间。当时,道教在夏邑县形成“正一”和“全真”两大教派,信……
走遍商丘市
河南省民俗与文化
宁陵县民俗与文化
永城市民俗与文化
柘城县民俗与文化
睢县民俗与文化
夏邑县民俗与文化
睢阳区民俗与文化
虞城县民俗与文化
民权县民俗与文化
梁园区民俗与文化
全部商丘市民俗文化
商丘市地名网
全部商丘市民俗文化>>>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