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西
>
百色市民俗文化
百色市民俗文化介绍
末伦
末伦,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地方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末伦(moedlaenz),又名莫伦、巫伦。末伦形成于明清时期,兴盛于民国年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发源于靖西市,流传于广西百色靖西…
壮族织锦技艺
壮锦历史极为悠久,壮族先民在汉代织出的“斑布”就是其前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在广西罗泊湾汉墓的七号残葬坑内发掘出土了数块橘红色回纹锦残片,证实汉代广西已有织锦技艺。壮锦技艺形成于唐宋时代…
凌云沙里牛王节
农历十月十二是沙里牛王节。沙里是凌云县的4个瑶族乡之一。牛是沙里人的宝贝。传说,有一只恶蛟把沙里坝淹没了,抢走了最漂亮的姑娘。正巧,一位神将赶着一群仙牛路过此地,他把牛群赶到坝上吸水排洪,并与恶蛟奋勇…
北路壮剧
北路壮剧起源于田林县,流行于桂西地区,是北路壮话方言的地方戏曲,已经有300多年历史。上个世纪90年代末是北路壮剧鼎盛时期,那时光田林县就有100多个业余剧团,几乎每100人中就有一名业余演员。进入2…
靖西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在百色左右江地区,其过法又有不同。 百色左右江地区,居民以壮族居多,民风古朴。厚亲慎远是壮族的优良传统。每年农历三月三,壮族人都会举行清明祭祖仪式。 壮…
德保红枫文化旅游节
德保红枫是壮乡广西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享有“德保红叶赛九寨”的美誉。这里有着中国最大的枫树林带,县境内有枫叶林10万多亩,有三角枫、五角枫、七角枫等13个品种,每年秋冬之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蔚为壮…
那坡黑衣壮独特的取名习俗
壮族是广西那坡县的主要民族,遍布全境,按自称和语言划分有12个族群之多,如布壮、布央、布峒、布农、布税、布依、布路、布省、布决、布拥、隆安、左州等。其中的布壮称为黑衣壮,总人口51800多人,占当地壮…
田林壮族的欧贵婚俗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田林县的壮族地区,女孩子到了婚嫁的年龄,往往不是嫁出去,而是娶婿上门,这种叫“欧贵”(即“娶婿上门”,也叫“入赘”)的奇特婚俗自古流传至今,而且十分普遍、盛行。在田林的…
百色隆林苗族婚俗
多数苗族地区婚姻自主程度较高,各地苗族青年都有以择偶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的自由社交活动形式。湘西叫做“赶边边场”或“会姑娘”,黔东南苗族则称为“游方”,广西融水叫“坐妹”或“走寨”,黔西北称为“踩月亮”,…
湖润果蔗
湖润果蔗,蔗糖分较低,而还原糖高,以皮薄、肉脆、汁多、清甜、节疏而享有盛名,因专作果品生吃,主要产地以湖润镇的湖润街及附近的城昌为主,故又名“湖润果蔗”。表皮淡黄带白,是市内优良果蔗品种之一。产地原仅…
靖西舞狮
靖西舞狮历史悠久,每年春节都有舞狮拜年的习俗,都是在正月初二至十五日这段期间进行。狮子原产于非洲,我国有虎而没有狮。西汉以前,老百姓不舞狮,而舞虎。但到了三国南北朝以后,人们便以舞狮取代舞虎。舞狮何时…
正月舞龙
在中国,龙是吉祥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化身,是华夏民族共同的图腾。靖西壮族在喜庆佳节也有舞龙舞狮以示吉祥的习俗。靖西的龙舞分为两种:一种是“文”龙,即舞动起来比较斯文,动作变化较多,常用的动作如“龙戏…
火种连二岁,丰餐宴两年
壮族民间过年风俗十分奇特。年三十晚,各家各户都纷纷寻找一根坚硬而粗大的木柴,准备在除夕之夜投入火灶,作“连岁火种”。屋内有炉火,屋外有篝火,火越旺越好,以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所以称之为“旺火”。新年…
除夕“守岁”
腊月三十晚上,人们习惯称为除夕,是旧岁至此而除,新岁即将来临之意。除夕之夜,灯火通明,全家人围炉夜话,通宵不眠,名为“守岁”。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一直吃到夜里。守岁的习…
树枝传情
靖西乡村的壮族人民善于用树枝作为“隐语”,表达某种意思。这些“隐语”约定俗成,众人皆知,心领神会,共同遵守。谁家的婴孩顺利出生,家人便欢天喜地地在前门显眼的地方,挂上一枝橘子叶或柚子叶。意在郑重对外宣…
走遍百色市
广西民俗与文化
靖西民俗与文化
隆林民俗与文化
凌云县民俗与文化
平果民俗与文化
田林民俗与文化
德保县民俗与文化
田东县民俗与文化
西林民俗与文化
右江区民俗与文化
那坡县民俗与文化
田阳区民俗与文化
乐业县民俗与文化
全部百色市民俗文化
百色市地名网
[第1页]
[2]
[3]
[4]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