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南省
>
玉溪市民俗文化
玉溪市十大民俗文化
1.
妙善学女子洞经音乐
“礼乐名邦”通海,洞经音乐是这一美誉的深厚文化支撑之一。“妙善学”女子洞经古乐,是这个“礼乐名邦”的传奇。洞经音乐是音乐的活化石,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全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洞经音乐源于古代中原道教的丝竹乐,历史悠久,所用乐器分文、武,乐队庞大,乐曲风格优美、朴实、典雅。它以谈演道教1……
2.
关索戏
关索戏是一种汉族戏曲剧种,属于古老的傩戏,在云南省澄江县阳宗镇小屯村所仅有,它在演出形式上,仍保留着较原始的面貌,演出时一般头戴面具,边唱边舞,有娱神歌舞的遗风。开演时要举行祭祀,朝拜乐王庙。专演三国故事,流传至今生、旦、净三类面具共二十具。流传在澄江县阳宗小屯村的关索剧,为玉溪地区一个属古老傩戏范……
3.
彝族左脚舞
彝族左脚舞有1000多年历史,三月会已有近400年历史,早在康熙41年(1702年),就有左脚舞最早的文字记载。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世间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造成洪水危害。两位彝族青年阿里和阿罗勇敢地站出来,前去制服恶龙。彝家人民在阿里和阿罗的带领下,一齐向恶龙开战,恶龙见势不妙,赶紧逃回龙潭。人们抓……
4.
新平县傣族传统制陶技艺
新平傣族土陶制作工艺主要流传于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戛洒村土锅寨。制陶工具有方形木陶拍(无花纹和有花纹两种)、鹅卵石、竹刮片、木刀、小钢刀、钢锯片、石板、木板、碎布块和小簸箕等。原料采用当地的三种泥土按比例混合。一般经过取土、晒土、舂土、筛土、加沙和泥、制坯,晾晒、烧制等几道工序。土锅寨土陶……
5.
新平彝族服饰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属玉溪市。全县总面积4223平方公里,总人口28.5万人。新平县境内有彝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回族、白族、苗族、汉族等17种民族,其民族风俗独异。新平彝族的服饰以黑为基调,绣花装饰。新平彝族妇女服饰丰富多彩,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色,分鲁奎山型、磨盘山型、新化型、老厂型和哀牢山型……
6.
易门地会舞蹈
在易门,地会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参与性强,是民间几种传统舞蹈形式的统称。每种舞蹈都有特定的服装、道具和动作套路。地会舞蹈具有舞姿轻盈、婀娜妩媚、幽默风趣、活泼俏皮等诸多亮点,深受易门群众喜爱,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征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据史料记载,地会舞蹈是清末民初从昆明、安宁等地传入易门的,主要流传在龙……
7.
傣族服饰(花腰傣服饰)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是中国最大的花腰傣聚居地,有着“中国花腰傣之乡”的美誉。现有花腰傣人口4.2万人,分别居住于新平境内的戛洒、漠沙、水塘镇河谷沿岸,是哀牢山和红河水孕育的美丽民族。因其服饰古朴典雅、雍容华贵,特别是女子腰部束一条长长的花腰带,挑刺绚丽斑斓的精美图案,挂满艳丽闪亮的樱穗、银泡、银铃而名……
8.
峨山彝族土掌房
住在峨山彝族人民的住房多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房。因屋顶以土铺成,俗称“土掌”房。土掌房以土基砌墙,或用粘土筑(夹板)墙,以木为柱,房顶平铺若干根木梁,木梁上面用劈柴垫底,铺上青松毛后盖上粘土,用榔头将粘土捶紧实,以不漏雨为标准,平展整洁。屋顶可作晒场,屋内冬暖夏凉,建盖简单,省工省料。房屋建筑结构一般分……
9.
花腰彝服饰
“远看似火,近看是花”。走进彝家山寨,每当看到身穿艳丽花腰彝服饰的彝家姑娘,很多人都会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惊叹。繁杂的图案、鲜艳的色彩,伴随着银饰品相互碰撞发出的叮当声,花腰姑娘身上那精美的彝族服饰显得格外亮丽。峨山县小街街道棚租村是一个花腰彝聚居的村落,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这里勤劳、智慧的彝家妇女用自……
10.
玉溪花灯戏
玉溪花灯是玉溪的主要地方剧种,是明代军民屯田,江南军民移居玉溪后形成的。玉溪花灯以新灯驰名全滇,由一批花灯艺人对老灯彻底改造,推陈出新,创作出一大批新花灯剧目,把老灯由乡间的团场歌舞推向舞台戏剧化,正式成为一个剧种,进而在全省推广普及,以至玉溪花灯成为云南花灯的代表。在 20世纪初年,玉溪经济迅速发……
走遍玉溪市
云南省民俗与文化
易门县民俗与文化
新平县民俗与文化
峨山县民俗与文化
通海县民俗与文化
元江县民俗与文化
红塔区民俗与文化
澄江市民俗与文化
全部玉溪市民俗文化
玉溪市地名网
全部玉溪市民俗文化>>>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