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南省
>
玉溪市民俗文化
玉溪市民俗文化介绍
傣族服饰(花腰傣服饰)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是中国最大的花腰傣聚居地,有着“中国花腰傣之乡”的美誉。现有花腰傣人口4.2万人,分别居住于新平境内的戛洒、漠沙、水塘镇河谷沿岸,是哀牢山和红河水孕育的美丽民族。因其服饰古朴典雅、雍…
铜厂皮影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与其他戏曲艺术一样,不仅能在方寸之间演绎天地四方,又能呈现百万大军恢宏浩荡。如今,在易门县铜厂乡仍然流传着这种古老的艺术,成为当地难得的乡村文化现象。说到铜厂皮影,得先…
油炸沙虫
油炸沙虫是绿汁镇极有特色的一道美食。但记者刚见到油炸过、形似蜈蚣的沙虫时,不要说吃,单看一眼就感到害怕。询问做厨师多年的王国兴,据他所讲,此虫不可貌相,这几年市场上卖的价格不断上涨,如今已经卖到两块多…
十街土法榨糖
在易门县十街彝族乡,糖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这片乡土盛产原生态传统美食——红糖,每年到甘蔗收获的季节,汁多糖分足的水果甘蔗就是生产十街红糖的最佳原料。早年间,这里随处可见土法榨糖的场景,氤氲的雾气、醉人…
白沙坡虎掌舞
白沙坡是易门县绿汁镇木厂村委会的一个村民小组,位于绿汁江西面的狮凤山背面,四周高山险峻。当地村民以彝族为主,他们代代传承着极具民族特色的“虎掌舞”,早在2006年虎掌舞就被列为玉溪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
青苗刺绣
易门苗族服饰,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民族民间文化价值,2006年1月,被列为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个项目中的青苗支系女装,具有风格质朴率真、颜色搭配艳丽、装饰配件丰富…
彝族唢呐
易门县十街乡的彝族唢呐,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十街唢呐吹奏历史源于何时,虽已无据可查,但它历史悠久,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极大地发挥了艺人的即兴创作能力,流传广泛、技巧丰富、…
易门地会舞蹈
在易门,地会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参与性强,是民间几种传统舞蹈形式的统称。每种舞蹈都有特定的服装、道具和动作套路。地会舞蹈具有舞姿轻盈、婀娜妩媚、幽默风趣、活泼俏皮等诸多亮点,深受易门群众喜爱,具有浓郁的…
米线节(迎土主)
米线节(迎土主):玉溪市汉族民间的传统节日,始于清代,沿袭至今。原为新春迎神赛会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二月十五,分村、分街道轮流迎祀土主,迎神当天即为该村节日,因节日期间必吃米线,必唱花灯,所以称…
者湾书画
者湾是玉溪市通海县四街镇一个自然村,共有1199户,4191人。者湾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代文人墨士辈出,具有崇尚书画、喜好收藏、耕读并重的优秀传统。布文星——清嘉庆三年(1798年)戊午科武解元,…
嘎洒镇大槟榔园村傣族(花腰傣)传统文化
大槟榔园村傣族(花腰傣)传统文化保护区位于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嘎洒镇南蚌村委会(行政村)大槟榔园村。全村58户,299人,人均耕地面积1.13亩,人均收入1488元(2003年)。村寨依山傍水,森…
傣族人生礼俗
新平傣族人生礼俗流传于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水塘、嘎洒、腰街、漠沙等乡镇的傣族村落。新平傣族人生礼俗形态完备,体系严密,包括求子礼俗、孕期礼俗、出生礼俗、取名礼俗、满月礼俗、周岁礼俗、少年礼俗、成人…
哈尼族九祭献
哈尼族九祭献,哈尼语称为“归基托”,是哈尼族最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流传于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因远镇的浦贵、浦海、施通3个自然村。这3个村是在哈尼族迁徙过程里,由3个同胞兄弟创建的。九祭献典礼…
新平县傣族传统制陶技艺
新平傣族土陶制作工艺主要流传于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戛洒村土锅寨。制陶工具有方形木陶拍(无花纹和有花纹两种)、鹅卵石、竹刮片、木刀、小钢刀、钢锯片、石板、木板、碎布块和小簸箕等。原料采用当地的…
花腰彝服饰
“远看似火,近看是花”。走进彝家山寨,每当看到身穿艳丽花腰彝服饰的彝家姑娘,很多人都会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惊叹。繁杂的图案、鲜艳的色彩,伴随着银饰品相互碰撞发出的叮当声,花腰姑娘身上那精美的彝族服饰显得格…
走遍玉溪市
云南省民俗与文化
易门县民俗与文化
新平县民俗与文化
峨山县民俗与文化
通海县民俗与文化
元江县民俗与文化
红塔区民俗与文化
澄江市民俗与文化
全部玉溪市民俗文化
玉溪市地名网
[第1页]
[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