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藏
>
山南民俗文化
山南民俗文化介绍
藏族唐卡(钦泽画派)
藏族唐卡(钦泽画派),西藏自治区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钦泽画派15世纪中期以后流行于后藏和山南地区,创始人是贡嘎岗堆•钦泽切姆。他自幼酷爱美术,在传统藏传尼泊尔派绘画的基础上…
木雕(藏族扎囊木雕)
虱雕的名称来源于:西藏民间木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木雕艺术,在长期历史中发展和形成。扎其一户叫“喜索”的年轻木匠米玛,继承木雕精髓,努力学习木雕技术,拜师学艺,广泛交涉,不断完善木雕技术,从此世世代代继承…
山南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
藏族的毛织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制品以围裙和地毯最为著名。藏族人民常用的毛织围裙在藏语中称为“邦典”,具有装饰、耐寒等功能。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杰德秀镇是藏族围裙的主要产地,因而有“邦典之乡”的美称。杰…
泽帖尔编制技艺
哗叽,藏族手工生产的最高级羊毛制品,是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独有的一项手工技艺,也叫“泽帖尔”,因编织技术难度大、选料讲究、工艺流程复杂,过去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使用。“泽”即为泽当镇的简称,“帖”是藏语“帖…
敏珠林寺藏香制作技艺
藏香制作技艺(敏珠林寺藏香制作技艺),传统技艺。藏香的制作采用了无污染的雪域高原珍贵植物药材和纯天然植物香料精心配制而成。因为其含有多种天然香料和医药成分,对人体具有清心健脾、杀菌消毒的功效。传统的藏…
藏医药(山南藏医药浴法)
藏医药浴疗法是藏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良好疗效的藏医外治疗法。它又称“五味甘露浴”,最早记载于著名藏医学家宇妥·云丹贡布编撰的藏医巨著《四部医典》,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藏…
藏医药(藏医尿诊法)
藏医尿诊法是通过尿液的颜色、蒸汽、残渣物、浮游物、泡沫等特征来诊断疾病的藏医独到的诊断方法。尿诊时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尿诊前一天开始不能食用改变尿液颜色的饮食或药物,也不能剧烈运动;二是尿诊的标本为清…
隆子珞巴族服饰
珞巴族服饰由“达努”(瑞香树皮)等植物纤维纺织的土布缝制而成,多为黑色、红色或白色相间。男子穿着时,将长条横斜披在背上,衣服的边角搭置于左肩,然后由左至右臂内绕身一圈半,到右胸前与搭肩边角相接,造成袒…
措美县扎扎服饰
措美县扎扎服饰历史悠久,其来源在当地有着动人的传说。7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扎扎服饰在社会上被视为高尚生活用品而得到推崇。服饰中的彩靴“甲黔”相传原是哲古宗给地方政府缴税时的一种贡品,它底子厚,皮面结实,…
山南昌果卓舞
山南昌果卓舞是一种腰鼓舞,起源于达布(现加查)地区。相传公元八世纪中叶,第三十七代藏王赤松德赞在莲花生等佛教大师的协助下,在雅鲁藏布江北岸上兴建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时,白天工匠们辛辛苦苦修建的墙壁到了…
琼结卡卓扎西宾顿
白面具派藏戏琼结卡卓扎西宾顿据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西藏藏戏艺术的一个著名演出团队。琼结卡卓扎西宾顿主要演出剧目为《曲杰诺桑》。该团以独特的唱腔闻名于全藏,并且在藏戏演出过程中要表演一段名为《吉祥九重…
雅隆扎西雪巴
久负盛名的藏戏雅隆扎西雪巴是西藏白面具藏戏的杰出代表。其名称是以本地五个极具吉祥意义的名称而定,即:扎西雪巴(村名)、扎西妥门(村名)、扎西桑巴(桥名)、扎西孜(宗名)、扎西曲登(寺名)。在五世0时期…
山南门巴戏
门巴戏是门巴族戏曲剧种,流行于喜马拉雅山东南坡门巴族聚居区,即现在的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勒布区。因为它直接采用藏戏的藏文剧本,所以民间称之为“门巴拉姆”,即门巴藏戏。相传18世纪末,强巴克龙从拉萨带回一…
走遍山南
西藏民俗与文化
贡嘎县民俗与文化
桑日县民俗与文化
扎囊县民俗与文化
乃东区民俗与文化
隆子县民俗与文化
加查县民俗与文化
错那县民俗与文化
琼结县民俗与文化
措美县民俗与文化
浪卡子县民俗与文化
洛扎县民俗与文化
曲松县民俗与文化
全部山南民俗文化
山南地名网
[第1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