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
>
陇南市民俗文化
陇南市民俗文化介绍
乞巧文化
乞巧是流行于西汉水流域(礼县永兴地区入西和长道、石峡地区)的一种地方特色浓郁的文艺表演形式。乞巧是乞求“七娘娘”(即七仙女)赐于灵慧、利巧的意思。根据史料记载,乞巧活动始于唐而兴于宋,历史悠久,流传广…
池哥昼
“池哥昼”是遗存在白马人生活中的一种古老的具有原始风貌的群体祭祀舞蹈,主要流传于陇南文县铁楼乡的麦贡山、入贡山、草河坝、寨科桥等12个自然村寨和石鸡坝、天池等地。每逢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庆,文县白马藏…
西和麻纸制作技艺
麻纸制作技艺(西和麻纸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和麻纸是出产于甘肃东南部陇南市北端西和县的小尺幅土著特产纸张,西和县多年也以出产传统工艺制作的麻纸而闻名。西和麻纸素以纸色古朴、纸质柔韧(抗…
七夕节(乞巧节)
甘肃省西和县一带的七夕乞巧民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著的地域特点,主要流传于甘肃省东南部的西和县及礼县的永兴、盐官等地。它出现于汉代,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明清两代达于兴盛,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由于具有…
民间唢呐吹奏
唢呐吹奏在康县中北部一带流传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这一带几乎村村都有演奏唢呐的民间艺人,有的村甚至拥有上百人的唢呐艺人。每到逢年过节、庙会或者红白喜事,群众都会组织宏大的唢呐演奏场面,用来庆祝或者祭…
珍珍
珍珍:康南八乡镇及康中店子一带家庭常年备有珍珍。其做法是把经水浸过的包谷在水磨上磨,第一次去皮,第二次用粗筛子筛过后,再用细筛子(一般用铁砂窗做成)筛,筛下为面,筛上为珍珍,形如小米,晶莹光亮。食时把…
康县婚俗之男嫁女娶
康县婚俗之男嫁女娶男婚女嫁本是寻常人家司空见惯的婚礼习俗,除招婿入赘“倒插门”外,“男嫁女娶”并不多见。但在陇南康县的南部地区,男嫁女娶却成了婚俗的主流。目前,康县南部地区女娶男嫁的家庭已有6000户…
李家山手工造纸
康县境内林密、竹茂、水丰,造纸原料丰富,自古以来就有造纸传统,手工造纸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康县志》记载:1948年、县内共有造纸户6000多户,年造纸达25000多担。康县土纸生产在最鼎盛时期,…
康县唱书
康县唱书现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康县唱书主要流传于北茶马古道途经的康县北部和中部地区,当地老百姓也称它为念书,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原生态曲艺。它最早由明末在川陕地区流传的说唱故事演变而来,随着当时茶…
康南锣鼓草
康南锣鼓草又称打锣鼓草,是康南地区群众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并把互助合作的劳动过程与歌唱融为一体,在愉悦的场景中消灭荒草的一种劳动形式。康南地区群众每年夏季帮工除草时,选两个能说会唱的人敲锣打鼓,走在一字排…
康县羊皮扇鼓舞
羊皮扇鼓舞原是氐族的一种祭祀仪式,在陇南、陕南、川北一带多有流传,如今已发展成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民俗舞蹈。由于康县一带是氐族的故乡,所以羊皮鼓舞一直有广泛的传承,现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
棒棒鞭
棒棒鞭也叫“霸王鞭”“钱鞭子”,有的地方叫“打花棍儿”“打钱串子”。其表演者人数不等,舞者每人手执一根串着铜钱和铃铛的七彩竹棍,随音乐节拍轻敲肩头、脚尖、手掌、臂腕等部位,队形不断变换,铃铛琅琅作响,…
羊皮扇鼓舞
羊皮扇鼓舞由半农半艺的“神班子”表演,表演者额头绘睛,取“马王爷三只眼”之意。神班子由大师傅(巫师)或班主带领五至八名“法师”组成,平日“法师”们各自在家务农,遇事相邀便一同进行活动。神班子的活动由各…
武都高山戏
武都高山戏,又名高山剧,武都曲子戏,是甘肃省独有的两大汉族特色剧种之一。高山戏发源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鱼龙镇,主要流传于武都区的鱼龙、隆兴、金厂、龙坝、汉王、马街、安化、佛崖、甘泉、角弓、城关等乡镇…
走遍陇南市
甘肃省民俗与文化
徽县民俗与文化
康县民俗与文化
西和县民俗与文化
礼县民俗与文化
文县民俗与文化
武都区民俗与文化
全部陇南市民俗文化
陇南市地名网
[第1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