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疆
>
伊犁民俗文化
伊犁十大民俗文化
1.
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
冬不拉弹奏的力度和速度变化多端,尤其适合表现快速的乐曲。冬不拉适合男女弹奏。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冬不拉弹唱是哈萨克族人民最喜爱的艺术形式,演唱者自弹自唱,人们把即席作词演唱歌者称为“阿肯”,意即游唱诗人。[1]冬布拉是一种弹拨乐器,是哈萨克族人民最喜爱的艺术形式,虽音……
2.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曲艺的典型代表,是一种竞技式的对唱表演形式。其传统节目主要表现哈萨克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感情,从唱词到音乐都充满浓郁的哈萨克口头文学和音乐文化特点,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被誉为全面反映哈萨克人民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百科全书”,堪称哈萨克民族的艺术瑰宝。阿依特斯的对唱没……
3.
锡伯族西迁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锡伯族的西迁节,俗称“迁徙节”、“农历四月十八节”、“农历四月十八西迁节”等。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农历四月十八日,四千余名锡伯族官兵及眷属奉朝廷之命由盛京(今沈阳)出发,西迁新疆伊犁地区屯垦戍边。之后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会开展各种活动,以隆重纪念祖先的英雄业绩,这一……
4.
乌孜别克族埃希来、叶来
作为新疆13个世居民族之一,乌孜别克族由中亚迁居新疆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15世纪左右。“《中国乌孜别克族长诗》一书中的古代长诗《亚迪卡尔》(乌孜别克族语意为“留念、纪念”等),较详尽地叙述了约在14世纪和15世纪克普恰克乌孜别克人开始有组织地迁徙到中国的艰辛过程。”(见《中国新疆民族民俗文化系列丛书—……
5.
锡伯族传统婚俗
锡伯族传统婚俗主要流行于新疆锡伯族聚居区。凡是锡伯人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大都保持着本民族的婚姻习俗,在新疆除乌鲁木齐、伊犁地区以外散居的锡伯人当中亦有本民族的婚姻习俗留存。锡伯族的婚俗历史悠久,至今在传统婚姻习俗中依然留存着古代渔猎文化及其后来从事农耕生产时期形成的婚俗文化。锡伯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属……
6.
伊犁鹅
伊犁鹅主要产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伊犁州各直属县市,分布于新疆伊犁州及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一带。该鹅抗寒耐热,适应性强,饲养粗放,生产性能不高。1.体型外貌中等体型,中等平顶,无肉瘤突起,颌下无咽袋,颈较短,胸宽广而突起,体躯呈扁平椭圆形,腿粗短,颈尾较长,体型与灰雁非常相似。雏鹅上体黄褐色,两侧黄色……
7.
托勒敖
托勒敖,哈萨克语意为“抒怀”、“抒情诗”、“启示歌”、“宣叙调”,是一种由一人以冬布拉自行伴奏,坐着(后来有站在舞台上)进行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流传于新疆哈萨克族聚居区。托勒敖内容多为歌者或诗人对人生、社会的观察而引发的抒怀,往往有情节、有故事。表演以吟唱为主,唱腔以传统民歌为基础,无固定曲调,一人……
8.
锡伯族刺绣
锡伯族刺绣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聚居的八个牛录,是锡伯族妇女最为拿手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锡伯族刺绣相传源于明末清初。早期的锡伯族刺绣具有较为明显的中国北方渔猎及迁徙文化特征。自明末清初锡伯族被编入满洲八旗后,其刺绣受到满族和汉族刺绣技艺的影响;清代,锡伯族西迁新疆伊犁地区……
9.
婚俗(哈萨克族传统婚俗)
哈萨克语中称“婚礼”为“克勒恩吐苏入托依”。哈萨克族作为马背民族,其婚俗也表现出古老游牧民族的遗风。哈萨克族婚庆仪式包括一系列严格的程序,主要有说亲仪式、订婚仪式、送彩礼仪式、出嫁仪式、迎亲仪式。哈萨克人在同一个氏族部落内结亲时,七辈之内不得通婚。七辈之内不准通婚主要是以男方的氏族血缘关系来计算的。……
10.
哈萨克族服饰
哈萨克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主要流传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等哈萨克族聚居区。哈萨克族服饰系在古代乌孙、瓦克、乃蛮、克列衣、吐热克等部落或氏族服饰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成,它选料考究,剪裁合理,色泽艳丽,种类繁多,颜色中包含着吉……
走遍伊犁
新疆民俗与文化
霍城县民俗与文化
昭苏县民俗与文化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民俗与文化
新源县民俗与文化
特克斯县民俗与文化
尼勒克县民俗与文化
伊宁市民俗与文化
巩留县民俗与文化
伊宁县民俗与文化
奎屯市民俗与文化
霍尔果斯市民俗与文化
全部伊犁民俗文化
伊犁地名网
全部伊犁民俗文化>>>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