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黄山市
>
祁门民俗文化
祁门十大民俗文化
1.
徽州目连戏
明万历年间,安徽祁门清溪人郑之珍在过往杂剧、变文及传说等的基础上撰写出《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郑本目连戏一经产生,便在祁门、休宁、石台、婺源、歙县等地广为流传。祁门目连戏原没有固定演出场所,以鼓击节,锣钹伴奏,不用管弦,上寿时则用唢呐。其基本唱腔古朴,为明中叶流行于徽州一带的“徽池雅调”,即徽州腔……
2.
祁门红茶制作技艺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产自安徽省祁门县,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享有盛誉,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2008年,祁门红茶制作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祁门红茶由安徽省汉族茶农创制于光绪年间,但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
3.
采茶扑蝶舞
采茶扑蝶舞,原名扑蝶灯,是流传在祁门西乡彭龙村的一种民间舞蹈。舞曲表现的是一群采茶姑娘在采家茶时被身边的彩蝶所吸引,因而丢下茶篮而去扑捉彩蝶的情节。最初在元宵节闹花灯时表演,由4个姑娘一手拿着花蝴蝶,一手拿着圆纸扇,作拍蝶状,且歌且舞。唱词为一年里十个月的花名和农事,意在欢庆新春佳节的同时,安排好一……
4.
祁门傩舞
流行于祁门的傩舞是中国远古时腊月里驱鬼逐疫的一种祭仪,源于原始巫舞。在徽州,汉代就有“方相舞”和“十二神舞”的名称。后来傩舞逐步向娱人悦众方面演变,加加了其娱乐成分,内涵也更加丰富,其中包含了祛邪扶正、祭祀祖先、祈福求安、祝祷丰收等内容,出现了表现劳动生活与民间传说故事方面的节目,发展成为傩事。祁门……
5.
画眉
画眉画眉,祁门县县鸟。画眉是我国著名的笼鸟之一,鸣声嘹亮,悦耳动听,能仿效很多鸟类的鸣声,深受人们喜爱。画眉又叫金画眉,鸟纲,雀形目,翁鸟科。它的上体为橄榄色,头和背部的羽毛带有涤褐色的轴纹,下体淡棕色,腹部中央灰色,有非常显眼的白色眼圈和眉纹,“画眉”的名称即由此而来。在祁门境内的深山、溪边、灌丛……
6.
徽州祠祭(祁门)
祭祖是徽州宗族的一项重要礼仪活动,在徽州最为重大的祭祖活动为祠祭。祠祭是在祠堂内进行的祭祀活动,为同宗族人聚在一起进行的祭祀活动,要求非常严格,为报本之礼,一般由族长或宗子主祭,祭祀分族祭和房祭。族祭由族长主持,族长由族中年长辈高、儿孙繁衍、德高望重的人担当。房祭由各房头房长担任主祭。在黟县祠祭中以……
7.
祁门县嵌字豆糖制作技艺
嵌字豆糖是明清以来祁门民间逢年过节招待客人的传统糕点,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美味可口,深为群众喜爱。在祁门民间,逢年过节都要蒸糕做糖。做糖的原料多样,有冻米、芝麻、花生等等,炒熟后和以糖稀压制成型,切成小块即成,有冻米糖、谷米糖、芝麻糖等,松软宜人,香甜可口,其中尤以嵌字豆糖最为独特,此糖之所以沿袭至……
8.
观音豆腐制作技艺
观音豆腐,是采集皖南山区野生腐婢树叶,通过加工工艺提取果胶制作而成的一种绿色食品。宋元之交,战乱不断,又连年干旱,农民食不果腹,有人梦见观音菩萨指点,以此树叶榨汁凝固,即可充饥,于是产品问世,因其凝固后如豆腐而得名观音豆腐。腐婢是一种野生直立灌木,属马鞭草科,叶片卵状,长3—13厘米,宽1.5—6厘……
9.
祁门胡氏骨伤科
祁门胡氏骨伤科祁门是新安医学的发源地之一,名医辈出,史载名医190余人,著有医书40余部250多卷。尤其是明中叶至清初之际,涌现出一大批医学大家,影响深远,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据考证在历朝太医院供职的御医有19人,被誉为中国御医之乡。祁门因生态环境优越,非常适宜野生动植物药材的生长繁殖,境内……
10.
安茶制作技艺
安茶为中国历史传统工艺名茶,创于1725年前后,内销两广,外销东南亚,是介于红茶、绿茶之间半发酵的紧压茶,民间又称“软枝茶”,在全国乃至全球“一枝独秀”,明永乐《祁阊志》已有记载。安茶产于安徽省祁门县西南乡的芦溪、溶口一带,尤以芦溪乡的店埠滩最为集中。这里二水汇流,三山环抱,茶园多为洲地,土壤肥沃深……
走遍祁门
黄山市民俗与文化
徽州民俗文化
祁门民俗文化
歙县民俗文化
休宁县民俗文化
黄山区民俗文化
黟县民俗文化
屯溪民俗文化
全部祁门民俗文化
祁门地名网
全部祁门民俗文化>>>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