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厦门市
>
同安区民俗文化
同安区民俗文化介绍
厦门方言讲古
厦门方言讲古,即为用闽南方言(厦门话)口说的说书,它运用闽南话丰富词汇特有的韵律、谚语、俗话、掌故、歌谣等,谈古论今,生动有趣,让听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闽南的历史知识、风俗习惯和价值观。2007年,厦…
竹坝南洋风情舞蹈
座落在同安城东北8公里的三秀山南麓的竹坝华侨经济开发区(竹坝农场),山青水绿,风光秀丽,那里生活着一群勤劳善良的归国华侨。这些自印尼、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8个国家归来的…
同安现代民间绘画
蜚声海内外的同安现代民间绘画(农民画)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同安现代民间绘画拥有众多作者,他们以田园风光、乡风民俗、农家生活为主要题材,以农民的切身感受,以丰富的想象和娴熟的技巧,创作出一幅幅令人叹为观…
荷叶说唱
荷叶说唱是厦门地区特有的说唱艺术形式,最早源于清乾隆年间在四川形成的“苏镲说唱”。50年代,厦门引进加工,在厦门的芗曲说唱的基础上,吸引“苏镲说唱”优点,形成现有的荷叶说唱。“荷叶”由苏镲、竖板、竹箸…
同安布袋戏
每逢民俗日或节庆日,同安城乡鼓锣喧天,一台台布袋戏争相亮相,观者如云。布袋戏又叫“掌上木偶戏”,源于明嘉靖年间,泉州(同安古属泉州府)一秀才由“隔帘表古法”手托偶人伸出帘外,边说边唱边演而成。传入同安…
同安拍胸舞
如果您到同安,就有机会观赏到一种充满阳刚之气的“拍胸舞”。拍胸舞是男子的徒手舞蹈,不用道具,不限场地,即兴起舞,独舞群舞均可。舞者上身- ,下身着短裤,腰系草绳,头箍草圈,口中唱着民间歌调,随节奏双手…
汀溪珠光青瓷烧制技艺
厦门同安汀溪窑,又称“同安窑”,以烧造“珠光青瓷”而闻名于世。汀溪窑址发现于1956年,位于厦门同安区汀溪水库,烧造时期为北宋直至元代末期,是宋元时期南方青瓷窑址的重要代表。同安汀溪窑所产之珠光青瓷还…
厦门同安车鼓弄
车鼓弄是集说唱、表演合一的民间歌舞艺术。“车”就是车转,“弄”就是舞弄之意,所以又有“弄车鼓”的俗称。因1表演时将鼓置于车上,故名车鼓。传统车鼓弄的表演形式比较简单。二人扮做男丑与彩旦,扛着竹篮互扣的…
莲花褒歌
莲花褒歌是山民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即兴创作而唱的短歌,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曲调优美,多为即兴编唱,大多以男女爱慕思念,互相表达感情,以褒扬对方的情歌为内容。褒歌表演时采取二人对答的演唱形式,也叫“…
厦金宋江阵
宋江阵是民间武术团体演练形式,是集南少林武术和舞蹈、杂技为一体的广场表演项目;源于明代抗倭斗争中的军旅步战武术阵法和乡团训练,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化成为海峡两岸人民喜爱的一种武舞结合的演艺阵头。金门的宋…
厦门漆线雕技艺
漆线雕源于古代佛像雕塑工艺,形成于明末清初,经厦门蔡氏十三代传承至今。漆线雕是以线条盘结成浮雕的工艺:用陈年砖粉和大漆、熟桐油等原料调和后,手工搓成“漆线”,经雕塑、粉底、漆线装饰、妆金填彩四个流程,…
同安南音
被美国作曲家哈逊端赞为“伟大的音乐”的南音,是“晋代衣冠南渡,丝竹传于闽中,汲盛唐古乐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清响,摭宋元教坊之珠翠,继昆山弋阳之遗风”。南音又称“南乐”、“南曲”、“南管”、“弦管”。…
高甲戏
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名弋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和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聚居地。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只是在民间乐曲伴奏下作即兴的化装表演,后来发展成…
走遍同安区
厦门市民俗与文化
湖里区民俗文化
思明区民俗文化
海沧区民俗文化
集美区民俗文化
翔安区民俗文化
同安区民俗文化
全部同安区民俗文化
同安区地名网
[第1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