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花灯篇民俗文化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花灯篇

同德足邦花灯节
  在靖西县同德乡意江村足邦屯和果老街,有一个古老的传统习俗,就是每年正月十六日闹花灯(果老街在正月十二日),家家户户都要精心制作两三个不同样式的花灯。为什么要闹花灯,有一个生动的神话传说。春秋时期,有一个姓李的家庭,生了一个胖胖的儿子,取名李耳,因为一生出来头发都白了,所以人们都称他为老子。后来,他-成仙,玉帝封他为太上老君。他的弟子奉他为道德天尊。有一天,太上老君光临灵霄宝殿,玉帝特意召来三界大仙…[详细]
潜江花灯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潜江花灯潜江花灯,是潜江民间沿袭闹元宵观灯习俗,经世代传承而保留下来的花灯制作工艺。潜江花灯有以装饰、点缀、烘托环境为主的装饰性花灯;以表现人物和情节的主题性花灯;以趣味性、知识性为主的娱乐性花灯;还有直接为生活服务的实用性花灯。制作花灯的题材有历史、人文以及自然界的各类物种。如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历史人物、民间传说等题材尽数采纳。潜江花灯的工艺从构思设计、造型工艺、装饰…[详细]
花灯戏
  花灯戏是一种民间自娱自乐、载歌载舞、有说有唱,并带有戏剧、杂耍等综合性质的表演艺术形式。花灯进入贵州后,吸收了贵州本土的语言、音乐曲调等,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贵州花灯。黔西花灯戏,是黔西北地区花灯的代表,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现流行于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市地。20世纪初,黔西花灯加入了武功表演、音乐曲调“桐子树”、舞蹈耍双扇、衬词运用等艺术表现形式,在贵州其他几路花灯已不常见,独具黔西特色。代表剧目…[详细]
楠木渡花灯
  楠木渡镇由于与遵义交界,自古受巴蜀文化影响,龙灯花灯历史悠久,明清就有龙灯花灯闹元宵的习俗,并逐步形成了花灯小戏。民国《开阳县志稿》载,明清时期楠木渡建有孔雀寺、云台寺和马胯寺等寺庙,并有戏楼,正月或节庆时一般都要唱花灯戏等,并逐步形成了正月初八出灯,到十五收灯的习俗,即“初八之夕,有所谓出灯之事。灯有龙灯、花灯之分。龙灯者,以纸竹扎为龙形,用红布蒙其首,劈竹宽一指,长七八寸,复劈四寸许作夹,以纸…[详细]
朱泾花灯会
  朱泾花灯会,又称莲花灯会,俗称“赛城隍”,它起于南北朝,盛于明清。是上海西南地区人民以庆祝节令、酬神娱人为内容,以花灯展示、民俗表演、民间扮玩、商贸活动为载体,含有历史、民俗、艺术、宗教、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该习俗寄托对神灵崇拜和菩萨崇拜,主要表达目的是祭祀祈福,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消灾除恶、人丁兴旺。花灯会举办的时间一般围绕着元宵节(上元节)、中元节、中秋节(…[详细]
弥渡花灯
  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花灯起源较早,盛于清末民初,普及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弥渡花灯歌舞总体分为“太平花灯”和“元宵花灯”两种,具有自娱性、娱他性、祈神求福性等共同特征。其表现形式有“团场灯”、“门户灯”和“过街灯”。弥渡县村村有灯班,规模不受限制,灯班人数少则数十人,多则上千人,各村灯班都有各自的“看家本领”。表演时不分男女老幼,浓妆艳抹,手持各种道具。弥渡花灯最大的特点是无论在街头和场院演出,均无…[详细]
灯彩(忠信花灯)
  忠信花灯是一种以红色调为主的民间灯彩艺术,主要分布于广东省连平县东南部忠信镇。历史上,当地“上元喜簇花灯,作龙狮各种戏舞”(清雍正八年《连平州志》),另在当地民间,尚保留着清代的花灯纹样印版。现存的忠信花灯造型独特,有缭丝灯、参灯、状元灯、秀才灯、五福灯、磨灯、龙凤灯、宝莲灯、伯公灯、紫灯、廊灯等。与其他地方花灯的小巧玲珑不同的是,忠信花灯虽大却很精致,其最大的直径有12米,最小的也有40厘米,其…[详细]
姚安花灯
  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的花灯有史可查的最早时间为明代,流传较广。无特定的传人和编创,靠父母辈的言传身教、年轻人耳濡目染,代代相传至今。花灯演出通常在春节期间,由农民组织玩灯班子前往各村各户去表演。姚安花灯以“拉花”和“牛歌”为主要内容。“拉花”是姚安花灯中流传至今比较完整的歌舞节目,基本队形为圆圈,也称“簸箕灯”、“团场子戏”。舞中以打岔佬为中心,男女舞者各四五人。拉花在圆场舞蹈中有小鱼抢水、扭麻花…[详细]
王氏大花灯
  王氏大花灯制作是分布在石桥头镇上王村的一种特大型彩灯扎制技艺,大花灯主要用于元宵迎灯活动,早在清末民国初就以“高、大、精”而名闻台州六县。王氏大花灯制作历史悠久,据传始于康熙二十年。现存石碑《两保碑文》有“嘉庆十六年”“迎灯”等字样。当地民间长期流传的“上王桥头迎大灯,小家桥头雪流星,杨家桥头芥菜剥见茎,下黄桥头姑娘抢走无处寻”民谣,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迎灯之盛况。王氏大花灯分为龙、凤两盏宝塔式…[详细]
彝族花灯舞蹈
  蒙自为历代兵防重镇。明、清以来,屯垦戌边将士与土著民族的不断结合,使得中原文化渐开蛮荒之地。随着改土归流的实施和中央王朝权力的不断深入,蒙自社会经济从土司奴隶迅速转入封建地主制。兴盛的科举制度又造就了一批批土著民族的知识分子,由此促进了边疆与内地的全面文化交流。蒙自彝族花灯就是渊源于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产生的。蒙自彝族花灯发祥长桥海边的彝乡辛乙孔村(即今雨过铺镇永宁村),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早在…[详细]
芦山花灯
  芦山花灯,是从古老的傩戏中脱胎出来的民间戏种,2006年11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据现存雅安芦山县的国家重点文物汉碑《樊敏碑》所记,“季世不祥,米巫凶虐。续蠢青羌,奸狡并起,谄附者众”。由于汉代该地区的巫风很甚,与祭祀礼仪相伴生的傩戏(庆坛)应运而生。另据清朝乾隆年间《芦山县志》记载,芦山花灯在北宋时期就已兴盛。有民俗专家认为,芦山花灯兴起于汉,盛行于宋,由此可以推断,芦山花灯…[详细]
民间花灯纸扎技艺
  高陵区花灯纸扎手工艺已有150余年的历史。主要传承人为易有功。易有功的师傅名叫董西武,早年在高陵城隍庙内居住,随庙内60余岁花灯纸扎师傅学习扎制工艺13年。擅长麒麟灯、莲花灯、石榴灯及丧事纸扎用品的制作。并掌握了纸张处理的配方,这一配方能使一般白纸变厚、变硬。经这种配方处理过的花灯外观饱满、平整,风吹雨淋不易损坏,在高陵花灯界被誉为一绝。易有功19岁起便跟随县城隍庙花灯纸扎老艺人董西武学习手艺,深…[详细]
玉林花灯
  花灯,又名彩灯”“灯笼”。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花灯是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是汉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宝。花灯师傅郭家新,制作的花灯做工精细,图案清晰,品种多样,他制作的花灯用到绘画、书法、装帧、印刷等工艺,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从规模、产量、销量在当地都是一流的,代表了陆川花灯制作的最高水平。花灯这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详细]
仙居花灯
  仙居花灯是仙居县特色传统工艺品,元宵节节日习俗。历史悠久,分布很广,种类繁多。每逢元宵佳节,各地花灯竞彩,热闹非凡。犹为奇妙的是仙居皤滩“针刺无骨花灯”,被人们誉为“灯海明珠”。…[详细]
龙水花灯
  龙水花灯起源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至1908年);由老艺人石庆荣、石荣香、张海成等初建灯会;春节期间在寨子里挨家挨户地唱,所唱的内容主要有:“参神”、“开财门”、“十打”、“十送”、“十退”等。解放前,花灯会就已经有了改进,逐步发展为愿灯、台灯等18个灯序,用曲60余调;后吸收川剧和其它剧种的表演形式,由“踩地灯”发展到唱地方戏(也叫“灯夹戏”);收集移植了川剧等折子戏《五家坡》、《五台会兄》、…[详细]
平堡花灯
  平堡花灯,有“百花天籁”之称。其传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平堡花灯曾三次参加2012年贵阳市举办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此外,还有毛栗、下麦布依山歌,每年“三月三”、“六月六”当地都要举行歌会,民族风情浓郁,是该镇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详细]
张家界高花灯
  高花灯是流行于永定沅古坪一带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时,十二人至十四人不等。配有锣、钹、唢呐、鼓等乐器。每人手中拿一盏纸扎灯笼,内点蜡烛两根,顶扎一木偶像,用五色纸剪成戏文故事如“八仙”、“瓦岗寨”,“梁山英雄”之类。高花灯表演有一套程式,要求东起西落,进一个“半边月”,出一“月团圆”,舞个“太极图”。亦可进民房表演,叫“愿灯”,多为祝福、还愿或为某家喜事凑趣。打吆喝、打口哨则只能到户外表演,叫“…[详细]
洒河桥花灯
  洒河桥花灯会是由古老的河灯演变而来。洒河桥花灯集绘画、造型、配色、漂染于一身,以优美的姿态而闻名。花会以优美的舞姿,独特的演技套路,百看不厌,久演不衰,深受观众喜爱。洒河桥花灯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纷繁夺目的色彩和灯光,构成了绚丽多姿的艺术品。每逢元宵佳节,男女老幼争相观看跑花灯,是迁西人民文化先进、生活幸福的美好盛景。整个花灯制作过程非常复杂,每年的春节前就必须将制作各种花的纸、颜料…[详细]
平江花灯戏
  平江花灯戏在民间被称为灯戏,是流行于湖南平江县境内和浏阳东乡一带的汉族传统戏剧,它以平江方言和长沙官话相结合,提炼为舞台语言。传统剧目有100多个。先期的剧目多为艺人创作,反映农村生活,泥土气息浓郁。2006年,平江花灯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平江花灯戏的历史平江花灯戏历史悠久,明《类联采新·上元》记载:“楼明万烛,山戏百层。”所指山戏即早期的灯戏。汉族民间传说有二:一说宋仁…[详细]
新兴花灯调
  花灯调源于清末民初新兴县河头镇花灯艺人自编自唱的一种歌谣,曲调简单,意境悲凉。新中国成立后,新兴县对花灯调重新进行加工整理,使其更具时代特征,还将其编成花灯舞演出,在2006年广东民间艺术汇演上获得金奖。目前,花灯调在新兴县大部分农村地区仍广泛流传。…[详细]
重点关注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