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传说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传说
281.
老子山的传说
[
江苏省
淮安市
洪泽区
]
老子山的传说,淮安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部《道德经》短短五千字,其思想博大精深,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老子堪称中国古代思想先哲第一人,美国《纽约时报》更是将其列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春秋末年,诸侯纷争,天下大乱,民间瘟疫流行,百姓苦不堪言,老子来到洪泽湖畔的芦莆山采药炼丹,普救民疾,后在…
[详细]
282.
东阳传说
[
江苏省
淮安市
盱眙县
]
东阳传说,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东阳传说是以发生在古东阳镇(今盱眙县马坝镇及周边地区)及周边地区的众多民间传说的集合。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贯穿南北交通的古邑重镇,秦汉时为东阳郡县所在地,曾被汉高祖刘邦封为侯国,经济文化繁荣。在秦末起义浪潮中,东阳人民也揭竿而起,拥立陈婴为王,陈婴不受,率众与途经东阳的项梁队伍回合,共同推翻了秦朝。现存的东阳城…
[详细]
283.
宝塔山的传说
[
陕西省
延安市
宝塔区
]
宝塔山的传说以宝塔山为依托,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对勤劳勇敢和正直善良精神的追求和崇敬,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北宋时改名为“嘉岭山”。因山上有宝塔一座,故通常称为宝塔山。陕西省延安宝的塔山位于延安城东南,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现存宝塔为宋代建筑,平面八角形,高约44米,塔基周长36.8米,共九层,楼阁式砖塔,宝塔底层辟有南北两个拱门。北门额书“…
[详细]
284.
丈八佛传说
[
山东省
滨州
博兴县
]
石造像亦称兴国寺石造像,坐落在博兴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寨郝乡寨高村西北角,因其身高丈八,俗名丈八佛。佛像坐北面南,全高6.75米,底座高1.5米,底面积7.29平方米,为单身立式圆雕青石造像。佛像高肉髻,面方圆,微笑,丰颐大耳,法相庄严,身披“褒衣博带式”通肩袈裟,内着僧支祗,胸前打结,“施无畏与愿印”,赤足立于莲花座上。佛像雕刻精致,造型生动,人体比例准确,衣纹舒展流畅,堪称艺术珍品。…
[详细]
285.
新绛赵氏孤儿传说
[
山西省
运城市
新绛县
]
赵氏孤儿传说-新绛新绛县是晋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全省确定的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县,新绛,古称绛州,是春秋时期晋国故绛都的唯一传承者。当然,由于辖区范围的变化,现临汾市襄汾县赵康镇,从那时起一直到宋元时期都隶属于绛州管辖。而赵氏孤儿的传说故事就发生在新绛县和襄汾县的赵康镇一带。故绛都遗址、灵公台、哺饥坡、五色槐、赵盾墓、祠、碑、孤儿藏孤处、齐姜墓、…
[详细]
286.
白蛇闹许仙传说
[
河南省
鹤壁市
淇滨区
]
白蛇传说”系列之一女娲神话蝶变白蛇传说白蛇传说是中国民间你推波、他助澜,历千年发酵才积累而成的不朽“传言”。白蛇传说扑朔迷离,寻求其本源或求证其“自圆其说”的历史,都是非常困难的。白娘子是淇河之滨的美人蛇还是西湖之畔的美人蛇?小青是淇河里的一条青色的缠鱼还是西湖畔的一条青蛇?要回答如此这般的问题,与求证一个古老神话中到底几多真实、几多虚假没什么两样,就是学者们绕过一个个传言陷阱,其所发现的真实,还…
[详细]
287.
三国传说
[
江苏省
淮安市
清江浦区
]
三国传说,淮安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传说渊源三国传说是关于三国历史时期魏、蜀、吴三国人物和事件的民间口头文学,其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创生的重…
[详细]
288.
虞城花木兰传说
[
河南省
商丘市
虞城县
]
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兰”,身为花家的大女儿,花木兰在父母开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带来荣耀。不过就在北方匈奴来犯,国家正大举征兵的时候,木兰年迈的父亲竟也被徵召上战场,伤心的花木兰害怕父亲会一去不返,便趁着午夜假扮成男装,偷走父亲的盔甲,代替父亲上战场去。花家的0为保护花木兰,于是派出一只心地善良的木须龙去陪伴她,这只讲话像连珠炮又爱生气的小龙,在…
[详细]
289.
四女寺的传说
[
山东省
德州
武城县
]
武城县四女寺村是一个历史名镇,位于德州市德城区与河北省故城县三县(区)交界处的大运河南岸,其贯以“四女”地名的由来,源于一个美丽、动人而又千古流传不衰的民间传说。相传,西汉景帝时,此地(安乐镇)有一乐善好施的傅氏夫妇,年届五十,膝下只生四女,皆姿色出众,聪慧过人。因父母无男儿,四姊妹为侍奉双亲,改着男装,矢志不嫁,共祝二老长寿,同时为表心愿,各植一槐,对天盟誓:“槐枯则嫁,槐茂则留”。为争养双亲,…
[详细]
290.
歪歪精(蚌精)传说
[
江苏省
淮安市
]
歪歪精(蚌精)传说,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歪歪精(蚌精)传说衍生于古代劳动人民为求生存,与大自然进行英勇抗争的实践。根据调查的情况看,歪歪精(蚌精)传说自明清时期即已出现,并在钵池山一代广为流传。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钵池山西侧是一片碧波荡漾的水域,人称西湖。此湖水草…
[详细]
291.
唐枣树的传说
[
山东省
德州
庆云县
]
唐枣树的传说在庆云源远流长,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传说故事非常优美,情节动人。其中,主要的经典的传说有以下几个:第一、隋末末年,瓦岗寨起义将领罗成曾在此拴过马;第二、明朝燕王扫北之时,部分百姓避于树下,正值大雾弥天,幸免于难。第三、抗日战争期间,日寇砍伐这一带枣树,群众集此树下抗争,此树遂得以保护。第四,明朝万历年间,周迅刨树的传说。“唐枣树的传说”集中反映了庆云人民不屈不挠,勤劳勇敢的精神,涉及到…
[详细]
292.
海岛金山寺的传说
[
山东省
德州
庆云县
]
海岛金山寺的传说在庆云源远流长,传说故事非常优美,情节动人。原海岛金山寺位于庆云县汾水王村西一里许,建于何年已无从考证,隋代即有此寺。据传该寺院规模宏大,占地千余亩,有骑着毛驴儿关山门之说。相传唐僧成长出家于该寺。玄奘祖籍河南,出身官吏家庭,外族籍地长安。民国3年编纂的《庆云县志》“轶事”中记述,隋代陈光蕊携妻殷满棠赴无棣县(今庆云于家店村北——无棣故城)上任,途经庆云志门刘村,乘船渡河,水贼刘洪…
[详细]
293.
九牛二虎一只鸡的传说
[
江苏省
淮安市
洪泽区
]
九牛二虎一只鸡的传说,淮安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大湖守护神的故事大湖之上,“九牛二虎一只鸡”故事,至今仍然被众多渔民津津乐道。“九牛二虎一只鸡”,是大湖渔民心目中的“守护神”。据传,昔日洪泽湖被一条妖龙搅得天翻地覆,亏得这九牛二虎一只鸡,镇水护山,护佑着洪泽湖免遭灾难。关于“九牛二虎一只鸡”的传说,比较为人熟知的是以下两个版本。其一:玉帝遣“九牛二虎一只鸡”斗妖龙…
[详细]
294.
大禹锁镇巫支祁的传说
[
江苏省
淮安市
洪泽区
]
大禹锁镇巫支祁的传说,淮安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奇特的传说在淮河流域一直流传着大禹锁镇淮河水怪巫支祁的传说。据传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三次到过桐柏山。可是,每次桐柏山都狂风大…
[详细]
295.
刘备在平原的传说
[
山东省
德州
平原县
]
东汉末年,蜀汉昭烈皇帝刘备曾两度在平原做县令、国相之职,刘备在平原的传说和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刘备坐平原期间,颇有政绩,他非常注重了解百姓疾苦,同时又心存“匡扶汉室”的大志,在平原任职期间,他初步形成了“人和”与“恤民”的思想基础。他重学兴教,倡导礼仪,惩恶扬善,安定社会,为平原的百姓在战乱中求得了一个短暂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在平原民间,至今流传着许多故事称赞刘备懂民情、顺民心、合民意、爱民、恤民思…
[详细]
296.
珞巴族始祖传说
[
西藏
林芝
墨脱县
]
珞巴族始祖传说是珞巴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珞巴社会的一面镜子,是珞巴民俗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人们可以从传说中窥见珞巴人历史发展的脉络,它给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活的生活文化史资料。珞巴族始祖传说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将更加有助于珞巴民间文化的保护,更加有助于该项目的传承和发展。珞巴族主要分布于西藏东南部的珞瑜地区及相邻的察隅、墨脱、米林等县。珞巴一词源于藏语,其意为“南方人”,是…
[详细]
297.
苏仙传说
[
湖南省
郴州市
苏仙区
]
苏仙传说是发生在湖南省郴州市的民间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苏仙,名耽,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在当地流传甚广,汉刘向《列仙传》、晋葛洪《神仙传》都采集了这一传说。一、吞萍成孕西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的一天,郴州城东鸭子塘村一个姓潘的姑娘,到村旁的郴江岸边浣洗衣裳。正洗着,潘姑娘猛地抬头看简一朵与众不同的五彩浮萍顺水飘近,闪现光异彩,煞是好看,潘姑娘既喜欢又好奇,用手去捞,不想手竟被浮莲根蔓紧紧缠住,总也…
[详细]
298.
斗门石婆庙七夕传说
[
陕西省
西安市
长安
]
斗门石婆庙会和七夕传说的历史渊源作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故事,不仅在中国妇孺皆知,在韩国、朝鲜、日本等国也广泛传播,源远流长。牛郎织女及“七夕”传说源于天象星宿之说。早在西周,《诗经?小雅?大东》中,就有对“牛郎”、“织女”的记载。这里,对织女、牵牛二星仅是作为自然星辰形象引出一种隐喻式的联想,并无任何故事情节。此时,它们只作为一种文化因子,开始进入文学这个大系统之中。正是这种“因子…
[详细]
299.
黄鹤楼传说
[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区
]
位于武汉市蛇山之巅的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这座楼屡建屡毁,仅清代就7建7毁。各代的黄鹤楼风格不同,宋楼雄浑,元楼堂皇,明楼隽秀,清楼奇特。建楼的传说是美丽的。一千多年前,有位姓辛的老人在蛇山上开了酒店,常客中有一道士,回回喝酒不买酒菜,只用随身带着的水果下酒。店主人揣想他一定清贫,执意不收他的酒钱,同他交了朋友,道士也不推辞,就此领受。一天,他用橘子佐酒,饮罢,用橘皮在酒店的壁上画了一只黄鹤…
[详细]
300.
炉神姑的传说
[
山东省
淄博
张店区
]
炉神姑的传说最早源于齐桓公(公元前685—前643)时期。其主要分布在张店区的中埠镇孟家庄、铁山一带,流传广泛而久远。“西依孟村东近海,南接金岭北靠山”这就是对炉神姑庙址的真实写照。齐桓公(公元前685—前643)时期,李娥(另传为中埠镇孟家庄丁氏女)为救其父,为全村除掉四处骚扰的铁牛,跳进炉中牺牲。为了纪念这位无私无畏、勇于献勇的李娥,百姓遂修祠立庙,塑神像,将其奉为“炉神姑”,以资怀念和祭祀,…
[详细]
重点关注
旅游名胜之曲艺篇
旅游名胜之油香篇
旅游名胜之杂技篇
旅游名胜之绣球篇
旅游名胜之刺绣篇
旅游名胜之剧篇
旅游名胜之十番篇
旅游名胜之花儿篇
旅游名胜之彝族篇
旅游名胜之傩舞篇
旅游名胜之苗族篇
旅游名胜之舞篇
[上一页]
[第一页]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