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传说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传说

六尺巷传说
  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关于它有一个典故,其中的诗写的很好,广为流传!是我最喜欢的!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详细]
丰城剑的传说
  据传,早在一千八百年前,吴亡晋兴之际,天空斗、牛两宿之间常有紫气。朝野议论纷纷,说这是吴国灭亡前留下的一股王气。此气不除,势必与刚刚夺得的江山相克,危及晋朝政权。刚刚即位的晋惠帝甚为惶恐,忙召见大臣张华排查。张华找不出原因,于是,找到好友雷焕,请雷焕帮助查找。雷焕何许人?他是丰城秀才埠雷坊村人,从小在始丰山长大。始丰山是神仙三十七福地之一,距雷坊村一箭之遥。雷焕从小在此学道,对天地人间万物异象了如…[详细]
丰城许真君传说
  丰城许真君传说(第三批省级)许逊是我国历史上继大禹治水后的又一位治水英雄人物,他为官清正,誉为“许旗阳”,辞官为民治水造福人间,民间奉为“普天福主”、“许仙真君”。在长达30多年治水活动中,丰城是他治水活动的主要地区,因而留下了大量的遗迹遗址和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详细]
黄初平(黄大仙)传说
  黄初平传说是浙江金华地方民间传说之一,产生于东晋时期,最早文字记载于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葛洪的《神仙传》。其传说,源起于历史人物黄初平。黄初平,晋成帝威和三年(公元328年)出生于兰溪市黄湓村。2008年6月7日,黄大仙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大仙传说”产生于东晋时期,最早文字记载于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葛洪的《神仙传》。其传说,源起于历史人物黄初平。黄初平,晋成帝威和三…[详细]
临漳鬼谷子传说
  鬼谷子诞生地遗址位于临漳县香菜营乡盐食村,占地面积76亩,建筑面积26亩,建有仿古建筑6处,多为二层垂檐四坡顶建筑。临漳还建有鬼谷子生身圣地龙虎茅草庵,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鬼谷子诞生时的血板地,成为鬼谷子传奇诞生故事的生动载体。2010年,临漳被中国先秦史学会鬼谷子分会确定为“中国鬼谷子文化之乡”。“鬼谷子”姓王名禅,字诩,道号鬼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军事教育家,被世人誉为纵横家的鼻祖。他不仅创…[详细]
木兰传说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一首古代民歌《木兰辞》,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传唱至今,使人们对“花木兰”这位巾帼英雄充满了敬仰。《木兰辞》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流传在北方的一1篇叙事民歌,讲述了一位巾帼英雄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木兰出生在一个普通军人的家庭,从小就喜欢读兵书习武术。木兰的父亲是一位老军人。当时北方边境烽烟四起,皇帝下令征兵北伐。按照当时的征兵制度,木兰的…[详细]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相传,招远有个李员外,年逾花甲,膝下无子。夫人张氏,每日念经拜佛,祈求送子娘娘送子。五月十三日这天,夫人烧香念经,似睡非睡。这时,天突然阴得很,大风骤起,一会儿,大雨夹着雹子,铺天盖地下起来。这时,见一条黑龙,霹雷火闪朝她怀中扑来,吓得她一身冷汗,醒来是个梦。自觉腹中闷胀,从此身怀有孕。十月期满,生下麟儿。张氏一看,是一条小龙,吓得昏过去了。李员外得知夫人添喜,万分高兴,躲在门外,听得婴儿啼哭。推…[详细]
刘伯温传说
  刘伯温传说是以浙1田、文成等浙南地区为核心流传地,并流布浙东辐射全国的关于历史人物刘基的传统民间口头文学。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军事家,出生于浙1田南田山武阳村(今属文成县),为明朝开国元勋。关于他的传说,在他在世时就已产生,而见诸书面的的最早记录,要算明初黄伯生《刘公行状》里的有关内容。600多年来,刘伯温传说经民间口头创作流传以及历代文人记录加工,内容不断丰富。目…[详细]
樟树阁皂山的传说
  樟树阁皂山的传说(第四批省级)阁皂山是一座寓道教文化和中药史文化为一体的名山。九十九座山峰,绵亘二百余里,历史上与庐山、玉笥两山齐名,称“江南三大名山”,列“豫章十景”之一。阁皂山历史悠久,人文古迹众多,流传下了许多的传说故事,是一座重要的文学艺术宝库。自东汉张道陵、葛玄在此修道炼丹起,特别是葛玄的道教灵宝派的创立,阁皂山由此香火日盛,名噪天下,成为道教发源地之一,与贵溪龙虎山、南京矛山鼎立,号称…[详细]
石门桩巴龙传说
  桩巴龙传说被人称为中国“第五大民间传说”,湖南、江西、湖北、黑龙江等10多个省都有流传。但石门桩巴龙传说更原始、更典型,产生年代更久远,流传面更广;现在,石门桩巴龙传说已列入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门桩巴龙传说是一个很古老的神话传说。自洞庭湖溯澧水而上有一条龙卷风、冰雹、洪水灾害带。当人们对这些灾害不能科学认识时,便认为有神怪在作祟,便希望有一种更强大的能制伏这种神怪的力量,于是桩巴(没…[详细]
田公元帅的传说
  “田公元帅”的传说已有千年的历史。黄石镇江东村“飞云庙”主祀的戏神田公元帅,原名雷海青,系唐朝著名乐师。自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记载至今,关于田公元帅的传说,人们用莆仙戏剧目、书籍、专题片等各种方式,传播其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事迹。据说闽中主祀田公元帅的宫庙计480多处,其他旁祀的则不计其数。福建省各个剧团,如泉州梨园剧团、福州闽剧团、越剧团,均有信仰戏神雷海青的习俗。台湾省民众有三分之一信奉田公…[详细]
西湖传说
  西湖传说是浙江杭州地方民间传说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湖丽山秀水,1雪月,自古即是谈情说爱的胜场,与缠绵韵事相关联的桥可举出多处。譬如断桥,我国四大古典传奇之的《白蛇传》中,许仙与白蛇娘娘相识在此,同舟回城;后又在这里邂逅重逢,言归于好,演绎成《断桥相会》这出许多剧种作为保留剧目的折子戏。又如西泠桥,古称《苏小小结同心处》。相传南齐歌0苏小小,富才华,颇自重,一次乘车出游,在白堤上遇到青…[详细]
牛郎织女传说
  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其余三个分别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该传说相关的节日是七夕节。牛郎是牛家庄的一个孤儿,依哥嫂过活。嫂子马氏为人刻薄,经常1他,他1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自食。这头老牛很通灵性,有一天,织女和诸仙女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老牛劝牛郎去取织女的衣服,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后,他们男耕女织,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详细]
蚩尤传说
  蚩尤传说是我国著名的古史神话,它产生于远古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丰富。蚩尤传说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它解释了苗族的族源,成为苗族对祖先历史的共同记忆。苗民们千百年来通过形式各异的宗教仪式、生活习俗以及服饰语言诠释延续着这一传说。“蚩尤”是中国古史神话中的重要人物,因与“轩辕”、“黄帝”进行历史性的大战而赫赫有名.在苗族神话,古歌,民间传说中,蚩尤都被奉为最尊贵,最高尚的天神。在苗民心目中有非常崇…[详细]
杨家将(穆桂英)传说
  北宋时期“杨家将”精忠报国的故事曾经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但也许有人还不知道,历史上杨家将的足迹曾经出现在京郊房山区燕山一代,并在当地留下了许多有关杨家将和穆桂英的传说,而且这些传说都与当地的地物景观如养儿峪(羊耳峪)、0石、拴马桩、望儿台、歇息岗等有关。杨家将(穆桂英)传说的内容主要以穆桂英养育孩子和杨家将领兵打仗的传奇故事为主。如《养儿峪》讲的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时被战马驮到一块称为“大象石”的后…[详细]
永定河传说
  永定河是北京地区最大的河流,途径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大兴五区,被称为“北京的母亲河”。资料显示:北京城所在位置就是在永定河洪水冲积扇的上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年北京建城所需的木材等都是经永定河运至北京的。这条历史悠久的河流,不仅催生了古老的北京城,也孕育了纵贯历史发展、底蕴积淀深厚的永定河文化。而永定河传说就是其中别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并由石景山区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永定河传说历…[详细]
宜丰洞山传说
  宜丰洞山传说(第三批省级)《捐建洞山得福荫》故事讲述良价禅师初来到洞山时,此在原无寺院,于是他向当地的士绅求募洞山这片山场创建禅林。有乡绅雷老爷问良价禅师要多大的地方,良价禅师说:“一领袈裟覆盖之地足矣。”又问袈裟有多大,良价禅师说:“经线延纬线接。”雷老爷一听他出言不凡,就慷慨答允。传说良价禅师袈裟的横纱直纱抽开接长正好是横直各五里。于是,洞山一带横竖五里之地即属寺院所有。后雷氏子孙科宦迭出,甚…[详细]
列子传说
  大约公元前450年,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寓言文学家列子——列御寇诞生在“郑国圃田”,即现在的中牟县白沙镇西古城村,并在这一带度过了40年的宝贵生涯。列子一生安贫乐道、乐于助人,有很高尚的道德操守。他是继老子以后又一个道家代表人物。作为列子故里的管城圃田,一直流传着列子的很多传说故事。他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林老商氏、支伯高子等。他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余篇,十万余…[详细]
卢沟桥传说
  卢沟桥传说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修建卢沟桥、卢沟桥上的狮子、卢沟桥墩斩龙剑、卢沟晓月、卢沟桥与宛平城、卢沟桥事变等方面。关于卢沟桥传说最早的记载现已很难查找,但在民国时期的报刊上曾登载过有关卢沟桥传说的文章。1937年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更使卢沟桥名扬天下。关于卢沟桥的传说故事,均散见于地方志等各种资料之中。已经初步整理的传说故事分别记录在《卢沟晓月》及《卢沟桥的传说》的专辑中。卢沟桥传说历史…[详细]
美水泉传说
  美水泉传说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陕西延安甘泉县流传。甘泉县城西南五公里处神林山麓,有泉水,飞流激射,清澈透亮,厥味甘美,饮之心旷神怡。隋炀帝因之赐名美水泉,说来,有一段美丽的故事。而“甘泉”一词最早见于《苟子·尧问》“孔子曰:为人下者乎?其犹土也?深之而得甘泉焉。”意为甜美的泉水。《隋书》《资治通鉴》载“城郊3.5公里神林山麓古有美水泉,”《太平寰宇记》有“甘泉在县南崖谷上,其泉去地一…[详细]
重点关注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