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民俗文化--技艺篇民俗文化
各地民俗文化--技艺篇
341.
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
[
广西
柳州市
城中区
]
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是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螺蛳粉具有酸、辣、鲜、爽、烫的独特风味,非常美味。螺蛳粉的味美还因为它有着独特的螺蛳汤料,由螺蛳肉、三奈、八角、肉桂、丁香、辣椒等13种天然香料和味素、蔗糖等配制而成。螺蛳粉的制作步骤:1.猪骨,大料,沙姜,干枣,枸杞,香菇加水熬汤待用;2.腐竹油炸之后切块待用;3.炸完腐竹的油趁热浇到盛着辣椒粉的碗里…
[详细]
342.
桂林米粉制作技艺
[
广西
桂林市
叠彩区
]
米粉制作技艺(桂林米粉制作技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桂林米粉历史悠久,其兴盛于清末至民国时期的老桂林城,并因抗战时期大量外地文化名人和民众的到来和离去得以广泛传播。桂林米粉以桂林各县所产大米及流经桂林境内的漓江水为基本原材料生产,以城区老店历史传承配方熬制的卤水为灵魂,以卤味粉流传最广。相传在秦朝时,秦始皇派大将屠睢率军经桂林南下攻打岭南。因为军中北方将士众多…
[详细]
343.
严东关五加皮酿酒技艺
[
浙江省
杭州市
建德市
]
梅城严东关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和丰富的酒文化。据史料记载,严东关五加皮酒的起源,可追溯至元末明初。朱元璋平定天下后,有部分战败的部族流落到新安江一带成为了九姓渔民。由于长年在水上生活,容易患风湿病痛,于是就有人开始尝试用各种草药来泡药酒治病,这便是“五加皮酒”的前身。清乾隆年间,徽州药商朱仰懋以九姓渔民中流传的五加皮酿酒配方为基础,在古建德严州府开设了第一家“致中和酒坊”,至此开启了致中和200多年…
[详细]
344.
永康铸铁技艺
[
浙江省
金华市
永康市
]
铸铁技艺(永康铸铁技艺),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永康铸铁历史悠久,传统的永康铸铁以铸造日用铁锅、铁壶及其生活、生产用具为主。永康铸铁有铸型制作、起炉、浇铸、落砂或起模、清理和修饰等工序,工艺严谨、选料精良、产品富有地方特色。传统的永康铸铁以铸造日用铁锅、铁壶及其生活、生产用具为主。永康铸铁有铸型制作、起炉、浇铸、落砂或起模、清理和修饰等工序,工艺严谨、选料精良、产品…
[详细]
345.
青铜编钟制作技艺
[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
闻名世界的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随州现存各历史时期青铜编钟19套共400多枚,以其年代较早、数量最多、体量最重、音域最广、价值最高而享誉世界,被誉为“中国编钟之乡”。青铜编钟制作技艺是我国传承千年的传统“陶范铸造工艺”,即将科学配比后的铜、铅、锡青铜金属熔液浇铸入预先制好的陶质编钟铸型中,经冷却凝固后,进行清理、打磨、校音,使其成为青铜编钟的工艺过程。随州的青铜编钟制作技艺始于商周之际,以家族…
[详细]
346.
拉萨擦擦制作技艺
[
西藏
]
擦擦制作技艺(拉萨擦擦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擦擦”,指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藏地发现的早期印度风格的擦擦多由红色陶土塑成,边缘不规整,胎泥外溢,图案以神降塔、吉祥塔和菩提塔居多,且大都印有般若经咒。此后,藏地自身也开始制作擦擦,内容、题材逐渐增多,藏文的六字真言由藏文转写的梵文经咒取代。汉地及以往书面语称之为“模制泥佛像”或“拓模泥像”等。藏传佛教僧俗制作擦擦的目的在于积攒善业功德…
[详细]
347.
永胜珐琅银器制作技艺
[
云南省
丽江市
永胜县
]
银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永胜珐琅银器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丽江是一个拥有三大世界遗产的城市。来到丽江,除了看美丽的雪山,感受纳西族独有的风土人情以外,丽江还有一种独有的古老工艺---珐琅工艺。珐琅工艺是13世纪初,由意大利工匠发明的,最早是做在珠宝和钟表上的一种工艺。元朝时期,蒙古军队特别强大,当时占领了大半个欧洲;由于蒙古大军是一个游牧民族,非常缺少手工艺人,蒙古大军就实行“唯匠可…
[详细]
348.
宫廷传统囊匣制作技艺
[
北京市
]
宫廷传统囊匣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宫廷传统囊匣制作技艺简称“囊匣制作”,历史可追溯至清朝雍正时期造办处中的“匣作”。1912年清帝退位,匣作匠人流落民间,在锦匣铺继续从事囊匣制作。新中国成立后,匠人们陆续回到故宫博物院内传承囊匣制作技艺,至今已传承四代。囊匣种类丰富,按照内囊的类别可以分为软囊、倒囊、挖囊、硬囊、软硬组合等;按照文物类别可分为书套类、书画类、陶瓷玉器类、竹木牙角类、金石…
[详细]
349.
坝漆制作技艺
[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县
]
利川市是名冠全球的“坝漆之乡、“坝漆”因产于本市毛坝镇而得名。“坝漆”又被誉为“国漆”,素有“涂料之王”的美称。坝漆的前世坝漆,是指主要产于咱们利川市毛坝镇的生漆。生漆,俗称“土漆”,又称“国漆”或“大漆”,在国外,大漆又常常被人们称为“中国漆”,是通过割开漆树树皮而流出的乳白色胶状液体,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涂料。坝漆历史悠久,最早记载见于清初。因毛坝集镇处于南北湘川的古驿道上,是商贾必经之地,因…
[详细]
350.
文水葫芦制作技艺
[
山西省
吕梁市
文水县
]
文水葫芦制作技艺源远流长。民国期间,吴村的田间地头和房前屋后就栽种葫芦,然后制作成水瓢、酒壶之类。刘广维和刘生明父子是走村串巷的货郎,除了兜售针头线脑、日用杂货外,就是吴村的葫芦水瓢、酒壶之类。后来,他们在葫芦上用刀刻上一些吉祥的话语,或用烧红的铁器烫个简单的图案,这便诞生了烙画葫芦。2006年,吴村的刘石安和薛改莲成立了烙画葫芦协会,开展种植管理,技艺培训,这一古老的技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也…
[详细]
351.
白沙黎族骨器制作技艺
[
海南省
白沙县
]
骨器制作技艺(白沙黎族骨器制作技艺),白沙黎族自治县古老的骨器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沙黎族自治县黎族骨簪精美,雕刻技术高超,所含的文化密码也极为丰富,其雕刻精致,图案精彩,文化内涵丰富,体现了黎族人民的智慧,也蕴藏着黎族社会丰富文化内涵的宝贵实物资料。色彩对于骨簪中尤为神奇的着色技艺,王启敏亦有记载:把木炭捣成粉状后,渗入所刻的骨头图案纹中,再抹上蜜蜂腊把碳粉封闭,然后用小火慢慢地把…
[详细]
352.
扬州园林营造技艺
[
江苏省
扬州市
]
扬州传统园林建筑技艺根植于积淀深厚的扬州传统文化之中。它涉及建筑学、结构学、美学、民俗学等诸多科学领域,博大精深。“扬州园林甲天下”,“造屋之工,当以扬州为第一。”明人计成于扬州造园并撰《园冶》,是书为世界上第一部造园学的专著,高度概括了扬州造园的理论与实践,至今仍被造园家们奉为经典。经历代相师和匠师们的千锤百炼、传承发展,扬州传统园林建筑不仅在外形上,而且在结构上、细作上均显现出独特的美。它融汇…
[详细]
353.
定兴书画毡制作技艺
[
河北省
保定市
定兴县
]
定兴县书画毡制作技艺源于上谷郡时代,是从毛毡、民用毡、工艺毡逐渐演变而来的,与书画艺术相伴而生。书画毡具有附墨脱水的作用,能让人们淋漓尽致的进行创作,完成更完美的作品,故又名“文房第五宝”。传统书画毡制作的原材料为60支以上多种羊毛,整个制作过程为纯手工制作。基本工序有拣毛、弹毛、成形、擀、洗、搓边、整角等;擀毡的工具基本上有弹弓、竹帘、柳条等。制作时先称出所用毛的大概重量,用手工梳理好平铺在竹排…
[详细]
354.
西和麻纸制作技艺
[
甘肃省
陇南市
西和县
]
麻纸制作技艺(西和麻纸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和麻纸是出产于甘肃东南部陇南市北端西和县的小尺幅土著特产纸张,西和县多年也以出产传统工艺制作的麻纸而闻名。西和麻纸素以纸色古朴、纸质柔韧(抗撕裂)、耐磨、手感绵滑、极富弹性、不褶皱而适宜传统毛笔书写优雅的书札文书、传统书画装裱、裱褙糊垫、各种纸活工艺制作、包装等多种用途,该纸也是非常环保型的纸张。尤其近年来众多倾向仿古创作的书画家非常喜爱…
[详细]
355.
鲁山花瓷烧制技艺
[
河南省
平顶山市
鲁山
]
鲁山窑烧制技艺(鲁山花瓷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博界把河南鲁山段店窑、郏县黄道窑、禹州市下白峪窑、内乡邓窑及山西交城窑、陕西黄堡窑等处发现的花瓷产品,通称为“鲁山花瓷”。鲁山花瓷创造了二液分相釉的新技巧,为黑釉瓷系的美化装饰开辟了新境界,使黑釉系瓷器出现了绚丽斑斓的窑变效果,开创了驰名中外的钧窑瓷窑变的先河。鲁山花瓷奇妙无比地出现大片彩斑,有的任意点抹,有的纵情泼洒,天机超逸,没有陈…
[详细]
356.
黄岩竹纸制作技艺
[
浙江省
台州市
黄岩区
]
竹纸制作技艺是黄岩民间流传一千余年至今尚在宁溪、富山一带使用的手工造纸技艺.唐宋时期,黄岩已用青竹、桑皮、山麻与藤状植物等制造藤纸、玉版纸、花笺纸、小白纸、谱纸.黄岩的手工造纸,在唐代就负有盛名.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米芾的《书史》记载唐文宗李昂手诏,称赞黄岩藤纸:以台州黄岩藤纸捶熟,揭其半用之,滑净软熟,卷舒更不生毛.盛赞其质地优良.民国以来,黄岩的竹纸生产,逐渐转为生产千张纸.千张纸的生产完全沿…
[详细]
357.
传统书籍装帧技艺
[
博雅
]
传统书籍装帧技艺是按照中国传统古籍装帧式样,以传统材料、传统工具、传统技法,对古籍文献进行装订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能,涵盖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毛装、金镶玉装等多种传统装帧形式,涉及历史、版本、材料、美术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国家图书馆开展书籍装帧工作历史悠久,自立馆之初即设有“装订室”,经过百余年延续、传承、发展,书籍装帧技艺逐步发展成为一项特色业务。一支传统技艺精湛、知识结构全面、年龄…
[详细]
358.
老北京烧饼制作技艺
[
北京市
房山区
]
老北京烧饼制作技艺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北京人讲究吃烧饼,老北京多层麻酱烧饼历史悠久。追源溯流,东汉始有烧饼,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胡饼店即卖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锅、髓饼、新样、满麻,每案用三五人擀剂卓花入炉,自五更卓案之声,远近相闻”。烧饼在古代又称叫煎饼、麻饼、胡饼,据汉朝刘歧《三辅决录》载:“赵岐避难于市中贩胡饼”。说明从东汉就有了烧饼。到了宋朝,烧饼种类逐渐增多,烧饼花…
[详细]
359.
雷允上六神丸制作技艺
[
江苏省
苏州市
姑苏区
]
苏州吴医荟萃,药业兴盛。清代中期,吴门名医雷允上研究吸收了吴门医派的精华之后,把吴门医术发挥到了极致,于姑苏阊门开设了诵芬堂药店。雷允上所处的时代正是吴门医派温病学派日趋成熟的时代,医家在对温热病治疗的实践中发明了剂量很少但很有效的治疗方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六神丸。当时医药虽已基本分开,但雷允上却集医药于一身,把行医与制药结合在一起。在长期的临诊卖药实践中,雷允上掌握了大量古方,积累了不少民间…
[详细]
360.
鲁班枕(瞎掰)制作技艺
[
北京市
密云区
]
“瞎掰”是一种可折叠的木制生活用品,打开可以当板凳坐,睡觉可以当枕头用,上面雕刻的图案可供欣赏。“瞎掰”又名鲁班枕,传说它是2600年前鲁班发明的。“瞎掰”制作技艺精细复杂,制作难度大,一个“瞎掰”是用一块整板制作而成的,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锯、刨光、磨、钻、凿、抠、上漆、打蜡等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瞎掰”的制作原理,基本上是靠“以缺补缺的方法,”它的巧妙智慧与创造性也正在于此。一锯下去,两个面应相…
[详细]
重点关注
旅游名胜之灯会篇
旅游名胜之芯子篇
旅游名胜之祭典篇
旅游名胜之社火篇
旅游名胜之碗糕篇
旅游名胜之节日篇
旅游名胜之乱弹篇
旅游名胜之灌肠篇
旅游名胜之文化节篇
旅游名胜之抬阁篇
旅游名胜之制作技艺篇
旅游名胜之婚俗篇
[上一页]
[第一页]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